本帖最后由 红七狐 于 2025-4-4 15:34 编辑
老丑的文字功夫还不错,许多情节来自现实,现实的的情节,好的文字功底,两相结合,有生活感,能走入大部分人的内心,引起大部分的共鸣,这点毋庸置疑。
文学要求来自生活,但还要高于生活,从这点来说,老丑来自生活做的好,高于生活有点欠缺,这个高于生活的高于怎么说呢?所谓高于生活,就是能揭示生活的本质。
来自生活,需要真实感现场感,身临其境的感觉。高于生活呢?不是深陷其中的无力感,而是从生活的本质中,找到生活的方向感,引导人们从无力感中解脱出来,争取为更多人的找到内心舒适区,这需要有很强的对生活本质的洞察能力,找到苦难的根源所在,并能引导人们从如何面对苦难,到探索解决苦难的方法,最终有解决的苦难根源的希望,若不能如此,仅仅停留在揭示的层面上,而无法在如何解决苦难的根源性上做文章,至少在我看,创作就存在意义的缺失。
对比余华的《活着》,《活着》我看了至少两遍,在《活着》中,我不仅仅感受到了命运对人的作弄,感受到人在灾难面前的无力感,但我更能感受到人类在苦难过后的精神寄托,感受到人类情感中的超级自愈能力,以及人类的生存智慧如何让人生生不息的苦难中繁衍,苦难不值得赞美,但人类永远都在苦难中砥砺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也正是在苦难的砥砺中才焕发出人类独有的情感力量和智慧光芒。
文字有无形的力量,这个力量来自对现实的真实刻画,更来自创作者内心对生活对人性认知很沉淀,显然,老丑长于刻画现实,所以能够吸引大部分的人,但从生活的本质和人性的本质上,老丑无法用高于生活的笔法,让更多的人思考,从而为解决现实问题找到突破的希望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