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 3
|
这个社会病了,人病的更厉害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坏菜 于 2022-7-10 09:26 编辑
现在的李金泉,就是以前的“罗凌冯”,中国古典小说研究者,不久刚发了一条朋友圈,要放网上估计要被A 国者喷死。他这个朋友圈我截了个图放在下面。 李老师呢,一直是研究三言二拍的,最近可能他的这个点校本的三言,上海古籍就要出来,按照他手上的资料和他这个用功程度的话,应该是目前最可以期待的研究三言的一个校点本了,他把之前的一些错误,都做了纠正,图像也用了最好的版本,就不知道上海古籍什么时候出,这是很让人期待的一件事。李老师这个人很有个性。知道安倍遇害后,他就说日本的这个前首相啊,多年前曾经去过日本国立公文书馆,之后呢,发现这个汉籍呀,就是我们中国的古代典籍,对我们去查看的中国人收费很厉害,非常贵啊!他就说,这些书籍都是从过去我们国家传过去的,人家过来看,你怎么还要收这么高的费用,一句话,就给免费了,并且还制定了很多对中国人更优惠的措施。这给囊中羞涩的中国学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每一个中国学人对此都心存感激。李老师就发了一个微博,后发了个朋友圈,说这个很好。 他说了很好之外呢,又针对国内的图书馆做了一个对比,忍不住要吐槽。以前经常进图书馆的人都知道,你进了国内的图书馆,基本上就等于进了一个禁地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你是根本就不要想看什么书的,所以啊,他这么一个对比之后呢,其实也是能够反映他的一个情绪吧。之前因为我也跟他有过接触,李老师的个性也蛮有意思的,他刚刚退休吧,人不错的,其实就是比较直。直,几乎是学人的通病,注意,我说的这个“学人”千万不要理解为赵家的那些不知廉耻的“教授”,凤毛麟角,越来越少了,你遇到了,那实在是你的缘分。 我记得最有意思的就是之前他曾经说了这么一段,他说去这个上图吧,大概去看这个上图的一个二刻拍案惊奇啊、还是拍案惊奇啊,我记不清楚了,反正一部古典小说,然后这个古籍社的那个,这个接待的人呢,他说很不情愿拿出来,他说他用了一句,他打了个比喻吧,他说,就好比好像我要去看他老婆洗澡一样啊,虽然这个话很粗吧,但是也能够理解他当时所身临其境的一个场景吧,国内就是这个样子,所以冲着这一点的话啊,你看我们的这种治学环境是多么的差。 他写了还有好几篇文章吧,都是关于三国啊,包括金瓶梅啊,他对苹华堂张评本,都很有研究,还有好多我们知道的一些明清小说的这方面的一些专家学者啊,他本身是不是在这个里面,但是他确实也是爱好者当中的一个佼佼者吧,他之前用的那个“罗凌冯”,我看了应该想到就是罗贯中、凌濛初和冯梦龙这三个大家的姓字的一个集合吧,他用了好多年了,也是一几年的时候就看到他准备要弄这个三言二拍,下了苦功夫,现在终于把三言弄出来了,估计年底年内吧上古就会出。二拍,可能还要晚一点,二拍,他还在整理,二拍的版本,就那么两个能用的。 在中国有过去图书馆借书经历的人,都会留有惨痛的记忆。1993年,我在给报纸副刊写一个专栏,主题是熙宁变法的,那时候借书,极其困难!我急需翻看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我曾经跑到北京试图从王府井大街的中华书局的书店去买,但很遗憾,只买到了前两册。然后就在我所在的一个地级市的图书馆去问,说是特藏室有一套,但不让看。我通过关系去疏通,最后对方勉强答应我借出去复印一下,但时间只给了三个小时,并且要上交500元押金;当时我身上没那么多钱,亏得朋友帮帮凑出来;然后我就急匆匆的去复印店,我记得花了80多元,复印出了我所需要的,那个时候月工资多少钱,经过那个时代的恐怕都清楚。在自己的国家,借一本书看看,尚且如此之难,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段记忆,这也是我这几年下决心建立自己的电子书库的原因。 海外金瓶大多已公开,反观国内,还在闭关。我们的治学环境真的很差,我就不再吐槽了。安倍,给中国学人做了一件大好事,这个好,要记住!非黑即白这样的二元论非常可怕。 现在中国这个社会病入膏肓,恐怕也很难救了;而一些中国人,更是病得厉害,只能听天由命吧。 骂美国的,都是没有去过美国的;我的亲朋好友中去了美国的,没有一个人说要回来的。孰好孰坏,你自己去掂量吧。 | |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