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庄主 于 2024-11-13 11:03 编辑
庄主小时候,食用油是凭票供应的,按人头儿,一人每月半斤。 北京人是爱买花生油的,瓶子里不够炒菜了才去买,要是赶上没有花生油,是菜籽儿油,得嘞,你家厨房冒大烟去吧。花生油8毛5一斤,菜籽油好像是8毛3。 庄主出生在内蒙包头,71年11月进京前,大家买肉怎么买?嘿!专买肥膘厚的,不夸张,三指,得三指厚!买多少?10块钱15块钱的! 我们是那么个吃肉法儿。当然,肉也是凭票供应。 进京,你猜,北京人怎么买肉?把我们惊讶坏了!北京人下了班买肉,两毛的三毛的,最多是五毛的!开始是很不理解,这?这也叫改善生活?后来明白了,北京人差不多是天天买肉,肚子里不缺,从根本上说,北京不限制,没有肉票一说儿! 好像也就一年吧?我们这些从包头进京的辽宁籍老老少少,也是两毛三毛地买肉了。 另外,北京副食品那太丰富了,熟食类,肠儿有三四样儿,还有“小肚儿”,豆制品;黄花鱼、带鱼、大胖头。 大概过去,食用油就是两大途径,油料作物和动物油脂。 在包头的时候,市郊好远好远的地方,到了冬天,有农民偶尔弄点儿胡麻油偷偷进城来卖,特别特别地小心谨慎,都是聊好了,领进家里交易,那油瓶子,就是挂点滴的药瓶子,都绑在身上。 流一分钟眼泪。 无它,唯手熟尔!《卖油翁》,我是到高中才读到的。一时间,同学们干了件什么漂亮事儿,都会冒一句:无它,唯手熟尔!稚气的小脸儿洋溢着凡尔赛的得意。 过去,上桌儿的菜香不香,很大程度上要看放的油足不足。糊弄事儿,临上桌儿弄勺儿明油,好看不入口。 不知道为啥,说油,庄主脑子里老是萦绕着过去岁月缺油的故事。这不是71年我们家进北京了嘛,后边时常有些父亲的老同学找过来,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弄点儿油回去。 买肥肉,北京人不感冒的大肥肉,弄三五十块钱的,切块儿,慢慢小火熬着,那些叔叔大爷眼里满是憧憬,嘴里念叨着,这回过年行了,这回过年行了。 我记着那些叔叔和大爷呢,他们都工作生活在东三省,他们是父亲在大连上中学时候的同学,他们在我们家,都有青春洋溢的照片,而我忘不掉的是他们中年时的沧桑。唉!中年?其实他们那时候不到四十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