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庄主 于 2022-12-1 11:07 编辑
贼是一个行当的从业者。 贼与盗可能是不一样的,因为有“盗亦有道”一说,没人说“贼亦有道”。 贼的行径唤作偷、扒窃。扒窃这个词可以分家,扒给贾珍窃给孔乙己,肯定是有道理的,大作家都不会用差了。 窃符救赵,用了窃;鸡鸣狗盗,用了盗;可见偷只能用在市井,比如“偷情”、“偷人”、“偷汉子”、“偷钱包儿”。 你看偷香窃玉,显然是玉比香高贵,欺负人,香用个偷,玉用个窃;文人内心最讲等级。 有道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说明贼心最是可恶。又有“有贼心没贼胆儿”一类,所以贼心也是藏的深的。 有的时候,汉语仗着词汇丰富,混淆是非,竟然把偷美其名曰为“顺”。或许是从顺手牵羊演化而来吧?总感觉是嘲弄口吻。 涉及知识产权,用剽窃。技术成果呀,论文呀,文化人了不乏孔乙己,长衫改西装,他还是孔乙己。 说说盗吧。窃国者经常被历史定为窃国大盗,质变了。别只说袁世凯,你说赵匡胤是不是?兄长盗别人家的,就别怪兄弟盗自家的了。此时,文化又再现了,“贼惦记着”唤作觊觎。赵匡胤防了异姓兄弟没防住亲兄弟,此乃古训:家贼难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