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我是潜水的 于 2022-6-17 10:12 编辑
小升初时,我的作文被评为全乡第一名,老师为此曾津津乐道。
高一时,初写议论文,我洋洋洒洒地挥毫成散文,结果被班主任即语文老师当成病文来读,正是青春敏感的时节,所以感觉好丢脸,以至于相当长一段时间缓不过劲来,这与后来的弃文选理也有一定的关联。
我的班主任老师在我眼里是一位审时度势的人,他对我多数时候是冷漠的,只有在问我姑夫(姑夫当时在教育局工作)家里的事时,才会感受到他的慈祥。所以,时隔多年,我对他一直心存抵触,以致多年后的第一次高中同学聚会,有同学建议让班主任老师也参加,在大多数人默不作声的情况下,被我用“他年纪那么大了,我们还要爬山,他能爬得动吗?”而回绝。
大学时,曾在媒体上发表过几篇文章,为此结识了一些笔友。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校友师兄,当时他正处于创业的初始阶段,我们曾以柏柆图的方式交往了三年,当时的我,以为这就是所谓的爱情,所以毫不吝啬地把所有小说、电视剧里的男主角光环都付诸在这位仁兄的身上,以其说我喜欢他,倒不如说我喜欢自己幻化出来的男主角形象,所以在我毕业后,这段似是而非的感情便匆匆地败给现实。
多年后,沿着这位仁兄的事业轨迹,于都市灯火阑珊处的一角,翻开他送我的那套四大名著,上面的签名“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竟让我有一丝恍惚,但更多的是感激与释然。任何一段感情,错开那段时间,跳出当时的主观感受,都会别有收获。所以:经历,终会收获成长与感恩。
2010年的时候,与网易的好姐妹成立了“花街社区”,并曾出版了几期杂志,仅此纪念我们的友情与文字。
大概是2012年左右,参加新浪主办的“微博大赛”,获得了是1000元还是500元(记不太清了)的奖金,当时赠给了“知音论坛”。
2021年,在同学的鼓励下,把丢落的散文汇成书,旨在送给懂我的人,也是对自己文字的一份归集与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