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20-11-2 00:39 编辑
文/归隐宋朝
夏小尘的《思无邪》在三味书屋引发了一场震动与关注。
我敢说在六星,这类题材到目前是绝无仅有的。作者涉猎的领域,就是在今天也是值得敬佩。同性恋在各大宗教领域至今没有得到认可,已经足以说明,这是一个有别于社会主流的群体。
二十多年前,看刘烨主演的电影《蓝宇》,说实话,震惊之余有些麻痒的感觉。那时的国人没有现在开明,这样的反应并不奇怪。等到河莉秀、金星等公众人物出现,也就见怪不怪了。在中国,据说有同性恋倾向的达7000万人。社会学家李银河的调查数据是,占中国总人口的3%。所以,不管你接受与否,不争的事实是,这是一个人数多到让你再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
我国的法律对此界定是,不鼓励,不反对。萨特说,存在即为合理。那么,我们就姑且对此施以宽容之心吧。
我必须要说,《思无邪》的文字极尽优美之姿,魅而不惑,雅而不俗。我个人认为,某些描写堪比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夏小尘的笔调绮丽而新颖,她为我们编织了一个略显凄美的迷情故事。故事脉络很简单,两个从事另类行业的人,由多年的情感积淀猝发的另类情爱。小说的布局也很新颖,差不多用对半的章节,分裂成两位主人公都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展开,这就为我们增添了更加细腻更加醒目的阅读感受。由此可见,其功底深厚,也许呈现给我们的只是冰山一角。
作品拋开了主人公去长白山的目的性,也没有着墨于倒斗这个行业本身,只是着力描写无邪为了阻止张起灵不惜自残,以及张起灵在救治无邪时爆发的爱欲纠葛。
也许是突然遭遇到这样的题材,我初步阅读时有一种突兀之感。后来再读,发现作者还是进行了厚重的铺垫,因为,尽管无邪不认同张起灵的行业,但十余年间耗尽华年,一直跟随着张起灵,做他的守门人。这就足以说明,在潜意识里,无邪已经接受了张起灵。如文所述,事实也正是如此。
而张起灵则是这场迷情的主导者,他清醒的意识到,支撑起他颓废人生的就是无邪,也只有无邪。人生的微光闪现,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走向,如飞蛾扑火一般无法自拔。其实,人的情感有着逆向的一致性,无论是发生在异性还是同性之间。它是一条单行道,即使没有终点,但具有足以刻骨铭心的排他性与演绎过程,若没有这些,那它就不是爱情。
说实话,我不能以平常心态去读完夏小尘的《思无邪》,但也并不妨碍我对她的写作水平的钦佩,就像我可以忽略她对于长白山风化岩并非玄武岩的笔误一样,我同样可以在阅读中淡化这篇作品在情爱取向的差异性。还是那句话,玩文者无疆无涯。你做了并且做得很好,就已足够。
夏小尘,至少我认为,你成功地为我们带来了感受的战栗与思想的碰撞。
向你致敬!没有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