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座有兰言 于 2020-11-13 12:56 编辑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首字词注释有三个,一是左右流之的流,朱子和方玉润说是荇菜左右顺水而流,毛传训求,也有训摎的,我看下句寤寐求之有个求字,流字又没有求的意义,所以朱子说法才妥当。二是左右芼之的芼,朱子说是熟而荐之,是看下文有钟鼓字样,就延伸郑玄关于礼的说法,这是刻意向文王后妃说教上靠,他爱这样干。其实从音义入手,解释成摘取就好,记得章太炎在说文里解释这个字说关雎也写成覒,芼也好,覒也罢,都是这个动作的记音,这两天和小孩子打牌,把牌摸过来,我自然就去猜想摸,抹,摘这类动词得音的由来,想到左右芼之的芼,一边抹牌。一边想象女人芼荇菜。第三是寤寐思服的服,前人训怀也,思也。前几天看到钱大昕笔记里说易经服车乘马就是犕车乘马,就认定这里原文就是寤寐思犕,配备,匹配的意思,通顺又压韵。关关就是现在的呱呱吧。
全诗行文,首节以关睢在河之洲,类比淑女等待君子去追求。下面三节各以淑女釆摘荇菜,比于君子对淑女的追求。釆摘的过程和追求节奏相应递进,左右流之寤寐求之都是写釆摘和追求的目标确定,左右釆之琴瑟友之是强调行为的过程,左右芼之钟鼓乐之则饱含心愿得偿的欢快。娴静而不热烈,欢悦而不直露,这种无邪的欢爱,是关睢的特色和主旨。
我翻译如下:
呱呱鸣叫的睢鸠,在河洲上。
娴静的好女子,是男儿理想的伴侣。
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身边顺水流。
娴静的好女子,男儿日夜去追求。
求呀求不到,做梦都想成双成对。
日月漫长,心无宁日难以安息。
长短不齐的荇菜,左右釆摘。
娴静好女子,与他琴瑟相伴
长短不齐的荇菜,左右摘取。
娴静的好女子,和她钟鼓相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