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养生丸 于 2022-8-4 20:46 编辑
那天神功兄问我住哪,怎么动不动就往山里跑?怎么说呢,算山脚吧,直线距离不足百米,但上山得绕一大圈儿,以前归部队驻地,我们在外围。他们的宿舍,推开窗,能够到山上的酸枣儿。
刚搬来的时候,山还野着,只有昔日的羊肠小道,虽然属于景区沿线,游客恐怕望而却步。大多附近人家,开垦几块儿平地,或种菜,或者在那儿打拳,活动活动。后来创城,还绿于民,焕然一新。
我所在的地方多山,可尽些小山头,即使三面环之,依旧成不了什么气候。夏天照样靠空调,全无想象中的清凉世界。况且蚊虫特多。尽管门窗紧闭,总是防不胜防。尤其蜈蚣,有回爬进阳台鱼池,被啃掉半截,越发瘆人。那会儿养猫,每每嘱咐这毛孩子,千万别吃啊!可能早就尝试过了。
也可能住二楼的关系。一楼种了两棵石榴树,春华秋实,探手可得。另有葡萄,费点儿周折。隔壁银杏,几年工夫,已然亭亭玉立。以及香椿、山楂各一株。成为山上鸟儿们的落脚处。偶尔窜过只松鼠。枝头颤动,光影斑驳。
认识的鸟儿寥寥可数。叫上名的,大概从小儿记得,譬如喜鹊、八哥、金翅、画眉、蜡嘴、百灵等。头回遇到戴胜以为啄木鸟。叼着虫子,飞进树洞。多的是斑鸠。原先不清楚,硬说野鸽子,跟人打赌;其实酒精作怪,一时糊涂,和鹌鹑搞混。就像戴胜的羽冠,而啄木鸟红顶,都一副长喙一样。鹌鹑根本不同科,错得离谱。斑鸠确实鸽形目,味道差不多。对了,山上的告示之一:禁止打鸟,随处可见。
当初发小儿打得。他是弹弓高手。我也就眼不见为净,跟着大快朵颐。还一块儿逮蝎子,凑足一盘,拿去干杯。那处小饭馆的老板,常常给我们加菜,要么送酒来着。
蝎子好逮,紫外灯一照,仿佛萤火虫,贴在路基上,幽幽闪亮。之前用手电,比较考验视力。一般几个晚上,才能攒够一顿儿。我俩是死党,打小儿孟不离焦。没有意外的话,肯定玩儿一辈子;回头聊起来,好比那首老歌,曾经的光辉岁月,一如过往的渔樵问答,无不痛快,哪怕伤心的事儿。
山上又许多小动物。一伙儿外来的“魔王松鼠”会偷鸟蛋,赶上黄鼬厉害。刺猬往往出没于垃圾桶附近,估计没少吃了定点投放的猫粮。流浪狗给人酌情处理,相对隐患,更成问题。最罕见的是“长鼻鼠”,鼩鼱(qú jīng)的一种,据说有毒,幸亏没碰它。当时跑步,直觉就不像老鼠,撵了半天。随后拍到一孱弱的幼崽,上网请教,方知何物。蛇类倒很少。北方的缘故。小时候捉住一条,留下一圈儿牙印,现在想都不敢想。
传闻别处发现狐狸,怀疑哪里走失的。不存在什么大的掠食动物。猛禽基本难觅,山上唯布谷声起伏,从未听见猫头鹰的动静。另外一条河渠,四通八达,是各色水鸟的天下。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一点没错;当然,其修远兮,与神功兄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