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曰:民为水,君为舟。水波不兴,天下太平。然一旦大风起兮,惊涛拍岸,波荡舟摇,社稷将欲有事。这便是“风波”一词原本的喻义,这口气里隐约透露出凛凛危机。
风波一起,人心惶惶,那天子应派谁去平息这风波呢?人道“乱世出英雄”,在我们这块神圣的故土之上,从来不缺以扶危济困为己任的志士。他们闲时或喝酒斗殴,或吟诗作对,战时个个摩拳擦掌,献计献策。
这些人,被社会性的分成了文武两派,并各占要职,拉帮结派,互相看对方不起。一到打仗的时候,他们就在朝堂上为了作战政策争吵,对骂,不但互相不给面子,还不给皇帝面子。有时候皇帝一旦被发现偏袒了一方,另一方就吃了大醋,很可能会上吊抹脖子,死给“昏君”看。由此可见,古时文武相轻之弊,严重得鸡飞狗跳,一塌糊涂。
开元年间,李三郎治下的大唐正处于巅峰时期,皇权归正,四海清平,那些年,除了一些内部的山匪野贼,基本无外患可虑,无外仗可打。闲的没事,文臣武将们便在朝堂上斗嘴皮子,互相埋汰对方不中用。皇帝听着觉得有趣,便让乐匠填词作曲,编入唐乐府,让伶人时不时出来唱一唱,来搞搞气氛,气大伙一顿。这首乐坊曲便是《定风波》的原曲。
《定风波》原曲,有两首,立意角度上看,一文一武,针锋相对。
武将的《定风波》曰:
攻书学剑能几何,争如沙塞骋偻罗?
手执绿沉枪似铁,明月,龙泉三尺斩新磨。
堪羡昔时军伍,谩夸儒士德能多。
四塞忽闻狼烟起,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波?
其大意是说,文人天天啃书本,耍花架子,其实屁用没有,那比得上我们塞在沙场之上,军伍严整,骏马如飞,铁枪森然,月下弹剑听龙吟,豪气干云。你们文人,个个吹牛拍马屁,说这个贤,那个德,一旦关山又现胡骑,那些弯刀羽箭,是所谓的德能可以打败的吗?过去也是羊入虎口,贻笑大方罢了。平定这样的风波,还得靠俺们这样膀大腰圆的爷们!
文臣的《定风波》曰:
征战偻罗未足多,儒士偻罗转更加。
三策张良非软弱,谋略,汉兴楚灭本由他。
项羽翘倨无路,酒后难消一曲歌。
霸王虞姬皆自刎,当本,便知儒士定风波。
大意是说:你们只是一群勇多智少的蠢货而已,打仗只靠人多吗,人多一定取胜吗?没文化!想到年,张良一个瘦病的儒生,凭借过人的谋略,也能兴弱汉,灭强楚,是我们文人的榜样!反倒是那个只有匹夫之勇的项羽,不但呆呆傻傻中了四面楚歌之计,还心理崩溃,硬生生把美人和自己的头都割了下来。要你们这样去平定风波吗?岂不是有一个乌江鱼食的悲剧!这些大事,还得靠我们文人运筹帷幄。
就这两首《定风波》而言,无疑文人的更能引经据典,正反相证,逻辑严密,听起来更犀利,更有说服力——这都拜文人的伶牙俐齿所赐。这些曲子,流传了几十年后,军阀头子安禄山终于受不了了,又觉得吵不过那些人,便起兵造反,以证武人不孬。
《定风波》传唱百年,谱子几经修订,最后形成了以后蜀欧阳炯的《定风波·暖日闲窗映碧纱》为正体的词牌。
《定风波》正体双调六十二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两平韵。格律如下: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中仄(韵),中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号召版友们一起来填一下这个坡公最喜欢的词牌,可中华新韵,可中华通韵,可词林正韵,练习十首,时间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