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二但不麻子 于 2023-5-21 21:14 编辑
曾有总结过论坛搞人三法:“一曰拍之,二曰污之,三曰脱裤骂之”。
有人如白发宫女说当年王太守杯葛徐老太逸事,言道徐老太之所以弃坛而去是遭了王太守的泼粪云云。观众,大概都没有兴趣去翻找真相勾沉史实的,故事情节越离奇越叫座,下一章节,恐怕就到了王太守跟徐老太的香艳传奇了,徐老太千里入黄金寻夫,不料王太守富贵移节遣杀手迫徐老太坠于无情涯云云。
太守虽老,竹杖芒鞋尤行走于湖山之间,就没有好事者向活生生的当事人考证一二?太守当年与徐老太官司公文还藏在本版洗冤阁甲字戍二号柜,任人取阅,太守行文上承尧舜之宽仁下法唐宗宋祖之廉明,摩徐老太顶而抚慰者三,以致该老太掉头急走,走之前可能还自言自语丧然若失过:“都传说王太守善脱裤以暴虐自专,没想到爱民胜于爱子,说书人误我啊。”于是如黄鹤一般,一去而不见其返。我不敢轻度她是否还有这种高贵的如少年般的羞耻心,不过,以君子度人是我的习惯。应该也许大概徐老太是这么消失的吧。毕竟,甲字戍二号柜里的证据显示了王太守的仁洁自守。就让我们大胆地假设她是羞杀了吧。
拍砖不同说书,勿替对手进行太多的心理描写,这是一种宝贵的砖德,而不是象上岸同学一样,几乎化成王太守的腹中蛔虫,从某之所以出山,到之所以隐退,隐退后何以又回杀了两次,一字一句言之凿凿,王大守见到都得傻眼了:“老夫的情感难道有这么丰富?这算不算老夫在黄金的自传?上岸难道真是老夫的马甲?”
这种砖法,其实谈不上什么份量,不过茶间说书作风,图一乐耳。如果有观众轰然大叫“真有分量啊。”那他就是姜昆老师的传人,专门来娱乐专场监察道德教育效果来的。
我希望徐老太能从无情涯底爬出来回忆一下当时王太守那只摩顶大手的温度,作桃李之报是每一个博学之士应该有的修养。否则,按上岸这么引导下去,王太守与徐老太的情感走向可能会向玄幻修真爱情大片发展。
最后,请观众代表东北四大爷去向徐老太传个话:“快出来吧,再不出来,你与王麻子生的娃都在黄金开酱油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