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有打架,当然有打架的各方当事人,也便有围观者美其名曰瓜客的在场,不知什么时候还会出现劝架的。
瓜客,有可能摇身三变,一变为打架的,一变为劝架的,一变为没有操守的瓜客到处扯瓜秧子。
劝架的,有可能是打架当事人的某一个变来的,也可能是瓜客变化的,还可能就是一个职业劝架的,他或她不干别的,专职趴门缝,瞅机会来劝架。
打架的么,也有职业打架的,不是正在打架,就是正在架打。职业打架的,必须有一个大嘴,一副大脾气,一张大脸。不管人群多么挤,大脸盘子刚进永定门,三元桥上耍把戏的都早清楚看见。
职业打架的呢,据说是为了劝架,以架劝架,非常符合暴力美学,也符合暴戾脾气。他就是那脾气,她不坏,它做得大是大非不糊涂。三元桥上耍把戏的老江湖一边夸赞,一边说,天要下雨,家里屋顶上还晒着玉米和豆子,今天早收摊,回家收豆米去。
2,
打架与规则
据闻,江湖上打架,不能打家人。据说这是最重要的一条规则,却不是最优先的规则。
最优先的规则就是一个潜规则,即,每个人都可以打架。如果不打架,就努力创造打架机会,比如说有意无意地破坏个人修养基本规则。骂一句,骚一扰,纠一缠……规则制定和掌握者要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么纵容再鼓励,要么架秧子……总之,经过一些列铺垫,架打起来了,架打起来了,明天后天大后天,军演。
既然已经是打架,最主要的事情一是保住自己的脑袋,二是打爆对方的脑袋……至此,规则派又举牌:停,暂停,不要涉及家人。脑袋都悬于别人手上,还讲什么规则啊。
所以,战争中的规则都是架秧子。打架是潜规则架秧子架起来的,显规则是为了架打得更长久。
举规则牌的,没有一个人不是潜规则的操控者。潜规则,懂不?就是人人看得见,人人会心一笑,人人都有优越感,却人人都默不作声的那种感觉。等到打爆脑袋,或者涉及家人,潜规则举牌成为显规则,别越界啊,别涉及家人啊。
哪个人不是哪家的家人?潜规则能缓慢侵蚀以至于越界,没有人作声,具体以我为例子纠缠不休四五个月,这不是越界?
谁举牌了么?唯见架秧子的。
架秧子的,最终变成举牌的,这是一个还有意思的摇身一变。可是,这种变化往往不成功,要么给自己架的秧子绊倒,要么给自己举的牌子打倒。在架秧子与举牌子之间,投机很难成功。
不信?看看现场的现成案例呗。
3,
潜规则时纵容,显规则时再严格也憾之晚矣。从外看,这是潜规则与显规则的不合拍。
从内看,则是一个人怎么慎独,一个人又怎么与人相处,也就是 独处 与群处 如何衔接。
就这么一点儿事情,历代先贤都在研究。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庄子说,灾人者人恒灾之。以潜规则祸害别人,最终自己会在显规则里吃亏。不想祸及家人,自身就不要潜规则别人。
一方面不遗余力潜规则别人,又一个劲儿制定新规则约束别人,这是行不通的。我能让四五个月,也不过是让四五个月而后已。
4,
先贤研究得透彻,历次打架表露得明白,然而仍会有人继续潜规则别人,继续规则别人,也就是继续撩战与应战,轮回不已,论坛不会由此关闭,只是慢慢凋零。
潜规则别人,合法伤害别人,取得心理上的优胜。哈哈哈哈,人生多么得意,只是猥琐难见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