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起了一首诗。这首诗是什么?
答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判卷老师批曰:×。标准答案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理由:小学课本上就是这样教的。
结论:李白都不能望着皎洁的月光思乡吟诗,看来我等也早一千多年就被剥夺了此项权利。爱好写诗的筒子们要注意了,以后别望着皎洁的月光思乡吟诗,因为标准答案不允许。
2、题:2=?
答曰:2=1+1
判卷老师批曰:×。标准答案是:2=0+2
理由:这道题我昨天才讲过,答案也给过你们。标准答案就是唯一的。你答的和我讲的不同,充分说明你当时没听课。
结论:对与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师有没有这样说过;对与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百度有没有这样说过。
3、题:请谈谈你读《红楼梦》后的感想
答曰:红楼梦好多人死于木压力。
出题者判曰:× 。标准答案是:作者将“草蛇灰线,马迹蛛丝,隐于不言,细入无间。”之写法发挥得入木三分。
斗胆一问:那明明是百度的感想,怎么能说是我的感想?
出题者厉色答曰:你敢和百度感想不同!红楼梦算是白读了!
结论:在学问的道路上,只有高举度娘伟大旗帜,急百度所急,想百度所想,才能得到标准答案,谁敢自作主张用自己的脑子想问题,那就是标准“血”案了。
4、题:请问先秦君王一字谥号与两字谥号之别
答曰:这是一个错误的问题。
出题者再问:为什么这么说?
答曰: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当然就不是标准问题。且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百度都答不上来的问题,岂不是错误的问题?
结论:不知道你吃饭睡觉抠脚丫子的时候,有木有百度来告诉你标准答案是神马。。。
画外音:刚刚写完此文,看到小侄儿放在桌上的化学书,随手翻了翻,课外习题所附的答案名称已经不是过去的“标准答案”,而是“参考答案”了。哦,我才想到,连追求标准化的数理化专家都不敢称自己提供的答案为“标准答案”,而是谦逊地认为那只是用来“参考”,不知道哪来那么多自信强悍的书呆子,失志不移地认为自己所坚持的就是唯一标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