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往往在逃避命运的路上,却与之不期而遇
佛经云:“纵经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佛教认为:所谓命运实际上是往昔业力的结果,这种业力如影随形,难以逃避,时间再长也不会自动消失。一旦遇到适合的外缘,业因就会成熟为果报,不期而至!
2、你的思想就如同水,我的朋友,当水波摇曳时,很难看清,不过当它平静下来,答案就清澈见底了。
禅宗四祖道信大师说:“众生心性,譬如宝珠没水,水浊珠隐,水清珠显。”(已经够清楚了,所以不用解释!)
3、昨天是历史,明天是谜团,只有今天是天赐的礼物。那就是它为什么被称作“当下”的原因。
《胜妙独处经》云:“过去事已灭,未来复未至。当下于此时,如实行谛观。”
佛教禅修主张“不悲过去,不贪未来,心系当下”,因为想过去是杂念,想未来是妄想,都徒劳无益,把握当下好好观修,才是从烦恼中解脱的正道。
4、从来没有什么意外
佛说因果偈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佛教认为:一切现象都在因果之中,一切事件都有因缘,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意外!
5、乌龟:是啊不过无论你做了什么,那个种子还是会长成桃树,你可能想要苹果或桔子,可你只能得到桃子,那个种子还是会长成桃树。
乌龟大师这里讲的正是佛教中“如是因,如是果”的著名因果原理。
铁齿铜牙纪晓岚将这一道理归纳概括为:“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之相偿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