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荒腔走板 码头文化,重庆人性格的底色
查看: 31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码头文化,重庆人性格的底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8-1-31 16: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李熙 于 2018-1-31 16:27 编辑

两江环抱的重庆,历来都是一个水码头的城市,凭借两条大江的水路交通便利,在陆路因群山阻碍,行路艰难的情况下,水路是重庆与外界交往的主要通道。

李白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句,就是说的走水路,从重庆到江陵(湖北荆州)的快捷。

在重庆长江与嘉陵江汇合处的朝天门名称的由来,就是因为当时天子下达的圣旨,都是经水路从南京而来,人们在面朝南京方向的城门下的码头迎接天子派来的御差,,故名“朝天门”。

因此,重庆曾经万舸云集,商贾往来于水码头。特别是近代开埠以来,重庆成为全国第二十个,西南第一个对外开放城市,外国企业也接踵而来。重庆,成为西南最大的出口通道。

在重庆这座城市,由于码头的重要性,因此码头也是个来钱的地方,这必然会被各方的势力盯上。为了维护各方势力和人群的利益,人们自发组织起帮会,帮会有帮规,有老大和大小各分舵的头目,用于管理各个码头和平衡各方的利益。

在明末清初,打出“驱除鞑虏、反清复明”旗号的“天地会”的一个分支“哥老会”,在清末逐渐流入四川,四川便通称为“袍哥”。

由于袍哥组织是以够哥们,讲义气为特点,很多青年都加入寻求保护,这袍哥逐渐就成为管理码头的帮会组织。

辛亥革命前夕,孙中山“同盟会”的策划下,利用各地袍哥组织作骨干,导引农民推翻清朝政权。袍哥由地下走到了公开,大量的下层群众蜂拥参加袍哥组织。

至抗战前夕,重庆有六七万袍哥。当时重庆人口才47万(主城),即超过10%的人加入袍哥。这还是按总人口算的,如果再减去妇女,儿童和老人,这个比例更加惊人,超过一半的青壮年加入袍哥。想想看,一个城市超过一半的青壮年都加入了同一个组织,这个组织是多么牛逼?

那时候,基本上各个地盘都被袍哥组织控制,不只是码头,袍哥的地盘都叫码头。

到一个地方,不拜袍哥的码头,不管你是当官还是做生意,哪怕是讨饭,都混不走。


因此,重庆这个城市,就通通被打上了袍哥的烙印。重庆的文化,就是码头文化,也就是袍哥文化。

袍哥,毕竟是一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建国以后就被取缔了。

但是袍哥文化中的一些积极的东西,对重庆人的影响很大。

袍哥文化的核心就是兄弟至上,义气至上。这种文化塑造了重庆人耿直,豪爽的性格特征。

因此,码头文化(准确地说是袍哥文化),构成了重庆人性格的底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8-1-31 16:27 |只看该作者
拜码头就是找靠山吧?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8-1-31 16:33 |只看该作者
薇芸 发表于 2018-1-31 16:27
拜码头就是找靠山吧?


就是打个招呼,表示对当地地头蛇的尊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8-2-1 08:19 |只看该作者
哦,原来重庆人的性格还有这样的来历。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8-2-1 08:21 |只看该作者
一个地区的环境气候地势文化对当地人的性格还是有很大影响的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2-1 11:20 |只看该作者
慕容锦上 发表于 2018-2-1 08:19
哦,原来重庆人的性格还有这样的来历。


是呀,雾妹妹,你看我的性格觉得像不像?:)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8-2-1 12:16 |只看该作者
李熙 发表于 2018-2-1 11:20
是呀,雾妹妹,你看我的性格觉得像不像?:)

恩,李熙是重情重义的男人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