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老东关遵阳街,承载滁州的一段不平常的历史,也承载着许许多多老滁城人的记忆。
民国初年《滁县乡土志》记载:“篾工较善,劈竹为丝,编成网篮、提篮、箩筐、米筛等品,细密而坚,最称适用。乘津浦车过滁者,於站旁购买,多争先恐后焉。其中以‘舟篮’名声最著。”这里面的舟篮,就是我们所常说的腰篮,自津浦铁路通轨以来,滁城人沿站兜售叫卖给南来北往的旅客,滁州竹器名声大振,走向辉煌。曾经遵阳街上有三分之一住户都从事竹编,其主要产品有篮、筐箩、筛、篓、簸箕等,种类繁多。
滁州老东关木器是上世纪50年代滁州4大支柱行业(木器、竹器、铁器、缝纫)之一。合作化高潮时,木器铁器组织在一起,成立铁木社,回来发展成国营农具厂。然后从农具厂衍生出农机厂。70年代初农具厂又衍生出红旗机具厂,机具厂后来转产为滁州电风扇厂……
位于滁城东北角的东关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是滁州的繁华地段,随着城市的发展改造,这里渐渐成为城市建设中被遗忘的角落。老东关到处都是青砖灰瓦房,沿街至今依旧有传统的手工业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