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碧天 于 2019-1-17 21:57 编辑
以前我在上海博物馆看到一张明朝道士的度牒,觉得很有趣,就拍摄下来。因为这张度牒包含了许多历史知识。
现在要是出家当和尚或者当道士,绝对不会要中央部一级的领导批准,顶多到当地派出所注册登记入籍,经过寺庙或者道观的主持认可剃度就行了。
在明朝无论出家或者修道都是一件大事,必须得到礼部尚书的批准。度牒原文没有标点符号,我把正文按句子分开:
大明律,僧道不给度牒私自簪剃者, 杖八十 。若由家长,家长當罪 。寺觀主持及授業师私度者,与同罪并还俗,除钦遵外。今填钦字捌佰肆拾伍號度牒,给付道士張永馨 。收執憑照,须至出给者。
这是一个叫張永馨的27岁上海人,在明朝正德二年(1507年)七月,在仁济道院出家当道士时,官方发给的正式执照。他拜一个叫顾瑾的道士为师。
执照上官职高的人,只有姓氏,而不写名讳。职务低的人,就直接写名字了。当时的等级制度非常严格。
明朝的礼部尚书,主管四个部门: 教育、礼乐、伺祭、外交。是正二品,相当于现在的付总理。
那个印章是 礼部之印 四个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