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隐香 于 2019-3-1 10:59 编辑
看到真真写的她父母,虽然与子偕老,但觉得母亲憋屈。看我父母,虽然母亲是跳窗跑去父亲家,但生活中父亲大男子主义重,从不会说软话,好听话,不会关心人,我也曾听过母亲抱怨,甚至看得出有段时间母亲的心情不好,但母亲性格柔顺,虽然有不满,但还是维系这个家和父亲走到了老年。最近看民国文艺里面介绍的很多“家”,他们很多开头甜美的爱情,后面的面目全非。或者说后面的几十年变得不完美。年少时有个朋友站在寒冬的黑夜里看着旷野里一间土屋,里面住着一家盲流,对我说:面包都吃不上的时候,没有爱情的。记得我当时和他辩论了好久,觉得爱情和面包没啥关系。再后来学习了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对自己坚持的有了动摇。
也许没那么多完美,童话故事都是王子和公主历尽千辛万苦结合了,故事就戛然而止了。张爱玲说生活就是一袭里面藏满虱子的华丽丽的袍子
爱情很短,生活很长。人只会爱一个人永不动摇?两个人真的一起五六十年从无二心,眼里只有彼此?
或者要先定义一下“完美的爱情”是什么?!
你们觉得什么样算“完美爱情”?
你见过完美的爱情的样子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