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5| 27
|
跟段子聊聊天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无弦风 于 2021-1-3 08:33 编辑
这次因为段子来红袖杂谈跨年,我要专门发个帖,来表示重逢之高兴之情,并以示郑重。 可能花花会讲,你这个八婆又来蹭小段的热度。在花花的世界观里,所有的论坛热度都应该是由她来蹭的。 关于段子之前的出走,自她出走起就一直存在,成为红袖杂谈的话题。 我记得王有根发表自己的观点:(她以为段子是因为被人拍走的),段子不小心闯进了男人(拍砖)的世界。并以自己曾经的经历为由加以说明。 但王有根今次好像又重蹈了自己历史的复辙。 好像女人一不小心就跨界了。 上回我起了个帖子,题名为《红袖的砖品》,我扯了点论坛旧事,原本也是想有所指的。 花花没忍住,直接到我帖子里跟帖说我是八卦婆。这回比八婆多了一个卦字,害没有用老人来举例暗讽。 版主绝绝耐心细致地指出我砖帖里的硬伤。让我愚钝地感觉到了,我有意还是无意之中的跨界是怎么回事。 比如,不能用全称“红袖”,而应该用文中所指的特称。我从善如流,把帖子题名改了改,使它已不能成为砖帖,而是实实在在的八卦。 不过今次王有根不小心又跨界又好像不是这么回事。 我发现段子的砖常常也是红袖红袖的命名。为什么绝绝没有把这一点及时告知你呢? 我想了一想,似乎想明白了。你们曾经是对手。 段子是一个有学养的人,我一聊天又水了。 远烟两次都写有关于段干的一些文字。 远烟这回拍的是段干的自称阿罗汉。远烟拍人用佛教知识,看来远烟看佛教的这方面的东西不少,也是真下了一些功夫的。 我去找了上回远烟拍段子那帖阅读,远烟还是用自己熟知的佛教知识来写拍文。利用自己所长,当然是一种巧。 在我看来,行文说理她们处在不同的层面。 佛理之深,我们大多数是没有入佛教的,我们讲的大多是凡间的道理。但论坛有些人爱讲佛理,一通半通的。 远烟讲的好不好,我也不敢评论,因为我自己是不通佛理的。 知识要是讲得好,别人爱看,这是论坛写文真理。 关于阿罗汉的自称,或许可以用段干自己的话说是一种设置。或者在我看来,或是一种笑谑。 或是一种姿态。你们都来讲佛理,那我就是阿罗汉了。 我想起我老家有一个俚语,就是“罗汉”,土话里有点“小流氓”的意思。 阿罗汉在佛教里面肯定不能随便乱用,在俗家能不能用呢?我也把握不准。 我理解,佛教对人的教化作用,一定是体现在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上的。 | |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特有学问 发表于 2021-1-2 22:50 其实人都有自己脆弱的一面,无论男人女人。 段子还好吧,够抗力的。 人与人之间,除了有砖,还应该有一些交流。 砖显得冷硬 ,交流就温情许多。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 |
| ||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特有学问 发表于 2021-1-2 23:05 青蛙转的那几个帖? 我主帖里已经提醒她了。:) | |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无弦风: 简单说三两句哈,不是怠慢,只是太晚了。 我的帖子是有门槛的,比如说一些帖子引用古文比较多,自然而然过滤一些不感兴趣的人。 『红袖』这个据说是全称代词也是过滤设置。有些人看到就不舒服,就不愿搭理我。 我的帖子里还有一些设置,不说了。 ……总之,经过几种设置,还能看完整我的帖子的人已经不多了,再认真跟帖的人更少。没有什么人跟帖也在意中。看不完我主帖的回帖,我没有时间回的话也没有什么遗憾,反正他或她也没有看完,属于没话找话~ 这节省我很多回帖时间,可以多写几个主帖。写主帖才是认识自己的好办法。 | |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末干段 发表于 2021-1-2 23:32 看到你回帖,我再写几句。 远烟两次都写有关于段干的一些文字。 远烟这回拍的是段干的自称阿罗汉。远烟拍人用佛教知识,看来远烟看佛教的这方面的东西不少,也是真下了一些功夫的。 我去找了上回远烟拍段子那帖阅读,远烟还是用自己熟知的佛教知识来写拍文。利用自己所长,当然是一种巧。 在我看来,行文说理她们处在不同的层面。 佛理之深,我们大多数是没有入佛教的,我们讲的大多是凡间的道理。但论坛有些人爱讲佛理,一通半通的。 远烟讲的好不好,我也不敢评论,因为我自己是不通佛理的。 知识要是讲得好,别人爱看,这是论坛写文真理。 关于阿罗汉的自称,或许可以用段干自己的话说是一种设置。或者在我看来,或是一种笑谑。 或是一种姿态。你们都来讲佛理,那我就是阿罗汉了。 我想起我老家有一个俚语,就是“罗汉”,土话里有点“小流氓”的意思。 阿罗汉在佛教里面肯定不能随便乱用,在俗家能不能用呢?我也把握不准。 我理解,佛教对人的教化作用,一定是体现在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上的。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阿罗汉,是古印度很多教派都在用的称呼,就跟现如今"师傅"俩字似的。佛教里的阿罗汉也是从别的教派吸收过来的。 一个人脑子里可以只知道佛教,但是事实上他或她脑子外部的环境里确实有更多的现实,比如我说古印度有很多教,比如你说贵乡也多称流氓。 | |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我对段干退之,就是“欣赏”二字。什么观点之争,学术之争都与这种欣赏没有半毛钱关系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 |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