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榕树下 今日的容颜
查看: 639|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日的容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1-1-27 21: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和朋友一起去参加葬礼,去世的是另一位朋友的父亲。时间正是盛夏,灵堂里哀声一片,衬着满厅花圈和长长的挽联,身上倒觉得几分寒意。在遗体前行过礼,请满面憔悴的朋友节哀,他笑了笑道:“人只要到过两个地方,平时计较的也就不计较了。一个是监狱,一个是灵堂。”我们听了,不知说什么才好。
  
  记得林黛玉有过“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句子,借花喻人,自伤身世,寄托对时光流逝、生命脆弱的感念。贾宝玉没有她的才情,只好直抒胸臆说但愿将来死后成灰,随风飘散,不然若是有众姐妹的眼泪汇成了河送他他也悲中有喜。这有点像弘一法师临终前写下的“悲欣交集”了,只是尘缘未断,少了那份禅意。
  
  除了对生与死的慨叹,还有推而广之的“人生如白驹过隙”、“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沧桑情怀。“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是一个例子,“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更曾令林黛玉心痛神摇,不能自已。这里便又涉及到过去与现在,“景物依旧,人事全非”的今昔之比。短篇小说集的经典《台北人》,据欧阳子概括,就是生死之迷、灵肉之争和今昔之比。作者显然是认为今不如昔的,大约因为“从前”是蒙上了一层岁月的浅紫色的轻纱,愉快的往事固然叫人留恋,感伤的或是愤怒的回忆也被时间漂洗冲淡,单剩下一点惘然,隔着一段悠悠的日子往回看,一样令人着迷。相较之下,自然是往昔更使人心怡。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中国人细腻敏感,中国的文人尤甚。这种民族气质,千余年来,迄无大变。然而也并非没有例外。张爱玲对此就不无调侃:“中国人与众不同的地方是:这‘虚空的虚空,一切都是虚空’的感觉总像个新发现,并且就停留在这阶段。一个一个中国人看见花落水流,于是临风洒泪,对月长吁,感到生命之短暂,但是他们就到此为止,不往前想了。”她自己把清坚决绝的生活态度贯彻得十分彻底,去国数十年不返故土,也极少与其弟和姑姑联系,闭门谢客,深锁玉宫。世人以为寂寞,她却偏觉惬意,须是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她才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又透出别一种微妙的信息:“艾许太太看见娇蕊身上的衣料说好,又道:‘上次我在惠罗公司也看见像这样的一块,桃丽嫌太深没买。我自己都想买了的。后来又想,近来也很少穿这样衣服的机会……’她自己并不觉得这话有什么凄惨,其余的几个人却都沉默了一会接不上话去。”向来不动声色的张爱玲一谈到穿衣服,略有点把持不住:一个女人上了年纪,不大能穿颜色鲜艳的衣服了,她认为“凄惨”,归根结底,还是红颜易老,岁月无情,是“晓镜但愁云鬓改”的余韵。从最琐碎的俗事上,她不自觉的与“临风洒泪,对月长吁”完成了精神上的对接。张爱玲终究还是一个中国人。
  
  有首旧词里说“到头这一生,难逃那一日”“今日容颜,老于昨晚。”“展放愁眉,休争闲气。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原词较长,只引这几句,也能得其大要。“难逃那一日”云云,说得太直白,反不及“今日容颜,老于昨晚”隽永蕴藉,耐人咀嚼。我想这词的意思辐射开去该是我们既留不住昨天,也躲不开明天(即死亡的“那一日”),唯有乐天安命,豁达自守,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好好“修饰今日的容颜”,这一生也就不枉过了。只是道理如此,能豁达的又有几人呢——我自己也是做不到的。
  
  退出灵堂,回来的路上,朋友对我说道:“他爸爸今年多大?”我说:“才五十出头,事先也没任何征兆,说走就走了。”朋友听了便不言语。我指着路旁一家小吃店说:“我们在这儿吃过饭的。”朋友看了一眼说:“那时男男女女有七八个人呢,现在有去外地工作的,有远嫁他乡的,人是再也凑不齐了。”我笑了笑说:“那么我们同在一地的,就要多聚一聚了。不算这次葬礼,我们也有半年没见过面了。”朋友想了想说:“是的,大家都很忙,也就顾不上了。”
  
  当时随口说说,也不以为意。后来偶然想了起来,倒觉得有些意味似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1-1-27 21:21 |只看该作者
快去听你的小品合成版,群里出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1-1-27 22:00 |只看该作者
泼雷 发表于 2021-1-27 21:21
快去听你的小品合成版,群里出来了。

好的好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1-1-28 05:3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晨读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1-1-28 09:17 |只看该作者
修饰好自己的心,整齐而淡泊,便修饰好了今日的容颜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1-1-28 10:29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1-1-28 10:29 |只看该作者
碧箩春水 发表于 2021-1-28 09:17
修饰好自己的心,整齐而淡泊,便修饰好了今日的容颜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1-1-28 10:30 |只看该作者
把这点事说得透彻心扉了。
但无奈的是,看透说透又如何的那种感觉是绝对的。
无论怎么样,伤感还是不伤感,人都像一阵风。
张爱玲,也早就化了清风和春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1-1-28 10:34 |只看该作者
他笑了笑道:“人只要到过两个地方,平时计较的也就不计较了。一个是监狱,一个是灵堂。”我们听了,不知说什么才好。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很多时候,真无法说什么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1-1-28 10:37 |只看该作者
她自己把清坚决绝的生活态度贯彻得十分彻底,去国数十年不返故土,也极少与其弟和姑姑联系,闭门谢客,深锁玉宫。世人以为寂寞,她却偏觉惬意,须是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她才充满了生命的欢悦。
————
奇怪,这段感觉,竟有点:于我心有戚戚焉~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1-1-28 10:42 |只看该作者
向来不动声色的张爱玲一谈到穿衣服,略有点把持不住:一个女人上了年纪,不大能穿颜色鲜艳的衣服了,她认为“凄惨”,归根结底,还是红颜易老,岁月无情,是“晓镜但愁云鬓改”的余韵。
————
这个,我倒是不赞同。我个人觉得,女人年轻时候应该素颜一点点,更显沉静气韵,而年纪大了,反而应该逐渐走向妍丽,以此保持某种活力和蓬勃。譬如,我从前单偏爱黑白两色的着装风格,而现在却喜欢红色,尤其是正红色——我诗妹们都赞美说,很少见有人把红色,正红,穿出我那样独特味道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1-1-28 10:44 |只看该作者
看了结尾,再倒回去看了一下开篇,不知何故,有些伤感情绪蔓延~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1-1-28 10:46 |只看该作者
论金 发表于 2021-1-28 10:30
把这点事说得透彻心扉了。
但无奈的是,看透说透又如何的那种感觉是绝对的。
无论怎么样,伤感还是不伤感 ...

如果能做到张爱玲那样虽不出这却连生死都看淡,也是极高的境界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1-1-28 10:53 |只看该作者
张爱玲晚年寂寞,一个是她觉得没有可对话的人,就是契合的人,另一个,好像是一种皮肤病,跳蚤引起的。华丽袍子爬满跳蚤那种。

精神上走得越远,终究会越孤独,也是因为可对话的人越来越少的缘故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1-1-28 12:02 |只看该作者
江小蝶 发表于 2021-1-28 10:42
向来不动声色的张爱玲一谈到穿衣服,略有点把持不住:一个女人上了年纪,不大能穿颜色鲜艳的衣服了,她认为 ...

张爱玲的看法应该与你相似,否则就不会觉得“凄惨”了。她老了衣橱里仍有不少奇丽的衣服,只不过自己穿给自己看而已。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1-1-28 12:03 |只看该作者
江小蝶 发表于 2021-1-28 10:37
她自己把清坚决绝的生活态度贯彻得十分彻底,去国数十年不返故土,也极少与其弟和姑姑联系,闭门谢客,深锁 ...

人是群居动物,但人又都有喜欢孤独的时候。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1-1-28 12:03 |只看该作者
江小蝶 发表于 2021-1-28 10:44
看了结尾,再倒回去看了一下开篇,不知何故,有些伤感情绪蔓延~

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1-1-28 12:06 |只看该作者
泼雷 发表于 2021-1-28 10:53
张爱玲晚年寂寞,一个是她觉得没有可对话的人,就是契合的人,另一个,好像是一种皮肤病,跳蚤引起的。华丽 ...

晚年她对世界的热情和与人交往的渴求都枯竭了。这虽然能让她在精神上强悍无比,遗世独立,无惧生死,但毕竟有一种——也许仅仅是在外人看来——很浓重的凄凉。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