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知道义工张如如 于 2021-3-11 23:04 编辑
劣币逐良币——再说读书杂谈的下坡路
*明明*
读书杂谈的性格很象个小女人,只喜欢听赞扬的话,不愿意听批评的声音。每当有了批评,要么是撇着小嘴儿不服气,要么是极力辩解,文过饰非,甚至是白眼球相向,继而破口大骂。
自从闻中被排挤出读书杂谈之后,我连续写了两篇文字,指出了闻中离开的不正常,并以事实为依据,指出论坛的下滑趋向。这时候,小女人们坐不住了,最坐不住的当属听雨馆主。他好象被戳了肺管子,跳起来大骂:“明明可以说是闻中的一条狗……”,关于我是不是闻中的狗,当然并不是一个斑竹可以定义的,但从他的漫骂的声调里,可以印证“淫者见淫,狗者见狗”的道理。
“劣币逐良币”本来是一种经济现象。很不幸,读书杂谈的文化却与之自动联姻。在这里,劣币流通,良币被逐——闻中被逐了,能写个把诗被逐了,飘红被逐了,天下有喜被逐了……当良币被逐之后,雾里看花与他的粉丝们便可以更加自由地制造垃圾。在读书杂谈继续下滑的时候,乔樵开始呼吁了:“打造《读书杂谈》浓厚的文化氛围人人有责!”。其实乔某的这个显得很严肃的呼吁乃是骑着毛驴找毛驴。这里的文化氛围已经很浓厚了,不过,这种文化乃是一种“厕所文化”,而这样的浓厚,乔某的功劳也是不可埋没的。
劣币之所以可以驱逐良币,与读书杂谈管理的双重标准有关,与斑竹的纵容或庇护有关,与数的过来的几个香臭不分的粉丝有关。如果换一个论坛,象雾里看花这样满口污秽的家伙,一定会成为众人痛斥的对象,难以掀起一纹浊浪。因为有了几个啃脚后跟的粉丝,骂街专业户就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了,他开始吹起了牛皮,他厚着脸皮说他在天涯“粉丝如云”,其实,在天涯去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云彩”,而有的却是一个被扁的狼狈不堪的“大师”。这位自吹自擂的大师,他在那里的十余篇文字,要么无人问津(迫不得已的时候,他会“自顶一下”,也有人揭露他披着马甲顶自己的帖子)要么就是遭遇痛斥——他被称为“一臭屎坑的石头”、“是个精神病人”、“嘴里喷大便的卑鄙小人”、“鸭二丑都不够格,撅臀爽主一鸟人”。
在劣币逐良币的过程中,被人们认作忠厚的听雨馆主起了不可替代的催化作用。这不仅仅表现在他在对着闻中微笑之后,从背后捅上一刀,也不仅仅表现在他用透明的胶带封闭飘红的嘴巴,更表现在他挥之不去的迫害他人的情结。他一直认为我在读书杂谈是受迫害的,他在很多主帖里都充当迫害他人的角色,以一种优越者的情怀,描述着这样的迫害,他写的《被侮辱与被迫害的——*明明*》只是其中的一个例证。听雨馆主想在论坛上迫害他人,凭借的是什么呢?是凭借他拍马屁不眨眼的手法,是还凭借他放个屁都要拐八道弯的文字?都不是,他凭借的是红袖网站赋予他的管理论坛的权利,他利用这样的权利驱逐良币,把读书杂谈搞得越来越不象样子。
在读书杂谈下滑的过程中,徐不老与舒小惠作为管理论坛的能人被请将过来。但是,这两位也太不争气,其中的一个与骂街专业户眉来眼去,另一个则挂起了一只忽悠会员的羊头。事实证明了他们根本不具备“止跌企稳”的能力。看看现在的读书杂谈,还有多少真正的属于读书的文字?用“读书杂谈不读书”来形容现在的态势,一点也不过份。在据说已经进入了红袖“高层”的听雨馆主的悉心引导下,读书杂谈已经变成漫骂的街巷,调情的场所。自己的品位不高,却听不的批评的声音。一旦有人提出异议,肯定要受到一干人的围攻,他们喜欢的是文过饰非,他们擅长的是“党同伐异”。
骂街骂累了,调情调乏了,还应该做点什么呢?干脆暴点隐私吧,做不了芙蓉姐姐,做个芙蓉大嫂也不错,于是就有了自己的“四眼老公”欲将“出墙”的故事。听了这个故事,雾里看花兴奋了,他以“过来人”的身份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听雨馆主也在兴奋了,他以为自己到了进缝插针的时机。
我想这样推论:只要骂街专业户依然在这里肆无忌惮,只要管理层依然执行双重标准,只要门缝论与挂羊头依然存在,只要劣币继续驱逐良币,读书杂谈在低位的徘徊是不可避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