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一篇小文字,几年前的事情了,文字名字是《汉军魂》。可是,百十里路半九十,截止现在也还是未完成状态。
下面是序
由刘邦创立的大汉王朝,其共历十二帝 ,享国二百一十年,史称西汉。到了汉哀帝的时候,被王莽篡权独立,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后刘秀起兵反对王莽,建立了政权,号光武帝,史称东汉。东西汉改朝换代的时候,中原大地一片战乱,这种情况下,他们无暇也无力对西域进行有效管理和统治。《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建武二十二年:匈奴寇上谷、中山。其冬,鄯善王、车师王等十六国皆遣子入侍奉献,愿请都护。帝以中国初定,未遑外事,乃还其侍子,厚加赏赐。其原因是:初,帝在兵间久,厌武事,且知天下疲秏,思乐息肩。
站在今天的角度上,可以责怪光武帝刘秀为什么送上门的机会都不要,让西域陷入匈奴的铁蹄之下;但我们如果站在当时的条件下,考虑彼时的政治、经济等原因,就能理解光武帝刘秀久经军事,熟知战史,祖上刘邦的白登之围殷鉴不远,对于战乱造成的生命损失和经济倒退造成的实力不足有非常痛切的体会,就能理解他休养生息,以待恢复实力再图西域的长期战略准备。军事永远是政治的延续,充足的后勤则是军队胜利的保障。
西汉的文景之治准备了充足的物质条件之后,才有了汉武大帝举国之力击败匈奴;光武帝刘秀的休养生息同样为后来的再次进军西域打下了良好基础。当历史的时钟转到汉明帝永平十六年既公元73年的时候,一个个构建汉民族精神,构成今天中国版图、乃至构建汉民族精神的如何褒奖都不过分人物出场了。
在激烈动荡的年月,英雄总是集体出现的,投笔从戎文武双全的班超,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耿恭。。。随着东汉政权把视线移向西域,永平和建武年间,一场以少胜多誓不言败注定要永垂史册让国人热血沸腾的战争爆发了。。。
另:其实写这个文字,从2017年春就开始准备了,曾经去国图查阅了大量汉朝的资料,尤其东汉方面的史籍;去了国博几次,专门拍摄了秦汉馆关于汉朝方面的实物,回来查阅资料,研读其钢铁、农桑、商业、边贸、治水、吏治、军功制度。。。分门别类学习,了解当时的情况,试图进入他们的精神世界,更重要的通过分析了解了这些历史人物博大的胸怀、自由勇敢和智谋深远,他们实在是汉民族无上的荣光。
写这篇文字准备时间用了3个月,原来策划是42章,然后激情下动笔写了3个月,写到42章十三万九千六百三十三字的时候,忽然失去了激情,无论如何也写不下去了,这一搁笔,就是将近4年。
也许,她永远不会完成;或许,哪天激情复发,会在一个夜间完成。
有些事,或许只有天知道,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也未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