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特有学问 于 2021-4-9 18:50 编辑
孔子历来主张,“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因此他口中所言先王者,自是周朝之君,先王之法,自是周朝之法。
而周朝,讲究以德治国。
外,为嘛周朝要大谈德行?理由同样很简单,因为要解决一个政权的合法性问题。
你把殷商给干掉了,凭什么?难道今后大家都凭着谁能打去抢天下?那岂不是要乱套。于是西周的周公武王等人提出,我们因德行好,而得到上天授权统治这个国家(与美帝的君权神授如出一辙哦,可见我辈祖先思想之先进)。我周即是凭着德行替代殷商。以德得国,故而以德治国。
以德服人,这听起来很像隔壁麻子拍砖的口号,但在西周,确是很认真的。
因此,周公搞出来的先王之法的总体设计思路,首要体现以德治国。明白这个思想,就不难理解我对刑不上大夫的解读。孔子对此很是大明白,说“凡治君子,以礼御其心,所以属之以廉耻之节也”,就是指出“先王”是用道德要求他们。君子,本意君王之子,后泛指诸侯,上下大夫,士,这些阶层。以德要求而不是以刑恫吓,故曰,刑不上大夫。
周公挺能干,对上制定了礼乐,设计冠冕。冠是竖的帽子,冕是帽子上的横板。对下比较有名的周公之礼,制止了滥性。
总之一个中心,以德治国,两个基本点,礼乐。
搞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