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1-8-20 16:14 编辑
雪后的夜晚,透过窗子能看到街边高大的树影和不远处楼台的灯火。天空的颜色是冷的蓝灰,象宁静的大海。想起若干年前的你,刹那涌现出这句话,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梵高。而美国作家欧文斯通说文森特·梵高是世上最孤独的人之一。那匹荒凉的额头下,他的眼睛里有火,过路的人却只看到烟。
星月夜下寂寞的舞者最终站成麦田里最后的守望人,风中御行,风在黑色群鸦飞起的金色田野停息了,你便飘荡到蓝色夜空里了,像流星轻轻划过。“这个荷兰人只是一个灵魂。”莫奈曾这样形容你。而“寂寞是,在生时没有人能理解他。更寂寞的是,能被理解的,都不可能伟大”。
记得王菲最后一场演唱会,幻乐一场,始于尘埃终于梦。两年前曾有一部关于你的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125位画家们以每秒12帧(正常电影画面是每秒24帧)的抽格动画的笔触在光影之中流动,以工匠精神耗时7年打造的65000张油画致敬了梵高风格的昔日画卷。在这个梵高的平行世界中,起于《星夜》,止于《罗纳河上的星夜》。如果说向日葵是你追逐的光明,那么星空一定是你无法安放的孤寂。
你通常意义上的标签是后印象派画家。承前于荷兰传统绘画、法国写实主义、法国印象派和新印象派、日本浮世绘。(《星夜》中的漩涡状星云有被认为参考了日本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的著名版画《神奈川冲浪里》的元素) 启后了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跑得太快,以至于时代在他的身后气喘吁吁。”十九世纪的你创造了二十世纪的画风。
油画本是安静的艺术,而你笔下的物体麦田、河畔、星空、柏树则不仅仅是一些静物,而是燃烧的生命。那些涂抹在画布上的深红、铭黄、碇蓝、苍绿的浓烈油彩就像一颗被禁锢的灵魂倾诉着自己所有无法言说的沉默。
《星夜》,生命之火点燃的震颤之作。汪洋恣肆,搅动星辰。特别的笔触,特别的色彩,特别的梵氏曲线。创作于1889年6月,梵高在圣雷米疗养院疗养期间。这一时期梵高的病情时好时坏,神智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笔意更加狂放随意。今时的我已没有了年少轻狂初见时的那种因灵魂和灵魂穿越时空的碰撞和共振所带来的深深震撼。淡然相对,也许能更好的感知你。
这幅画中,静中有动。短而硬的粗碎笔法,生动而又倔强。黄蓝翻滚的色彩,营造了流动的天空和激荡的宇宙以及画家忧郁悲凉的气质和孤芳自赏的挣扎。蓝色是寂寞的颜色,同时也忧郁深邃。紫色则高贵神秘。紫蓝的天空背景下是黄色和白色及绿色交织成的团团光晕包围的星光,回旋,律动。“明亮一些,再明亮一些!”的橙黄色的明月如太阳般挂在右上角。最疯狂的是横亘在天与地间的那些黄蓝漩涡般的星云,包裹着不安的战栗,流动着旋转的悲伤。棕绿的柏树以挣脱地心引力般的狂野划破长空,直插云霄,仿佛不羁灵魂的不安渴望和寂寥吟唱。而右下角远离喧嚣的村庄和教堂则安静的矗立在大地上,冲淡了眩晕的躁动和不适,最终颤动的卷曲感框定在浮世侩的装饰里。
世界是幻想的产物。每个人都是伟大的画师,昼夜不停地用无边妄想作画。我们所知觉的现实是一幅画布,我们可以画任何想要的图画。无尽众生的画作交汇在一起,构成这千变万化美丽炫目的多维度时空。
龙应台在《目送》里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汝之心外。”每一个被我看见的瞬间刹那,都被我采下来,而采下的每一个当时,我都感受到一种美的 逼迫,因为每一个当时,都稍纵即逝。稍纵,即逝。
此花不在汝之心外出自于王阳明的《传习录》。“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王阳明说了个吾心,被人认为他有唯我论的倾向。“存在就是被感知。”如果把王阳明和量子理论对接的话,按哥本哈根派的说法,存在可以这样被描述,“存在就是被测量”,“你未观测此花时,此花并未实在地存在,按波函数而归于寂;你来观测此花时,则此花波函数发生坍缩,它的颜色一时变成明白的实在。。。”若依佛家法相唯识宗说,外境则是心识所变现,没有其客观的实在性。现觉如梦一样,梦中并没有实有的境界,但却有梦中的现觉。
那么梵高,那么星空,你是幻想中的幻相。你的星空是你内心的星空。这是独属于你的时空扭曲的幻觉世界。它看上去不是那样的客观真实,却是你独特意识的内在感知。神秘的接近于神的感知力是每一个天才型的艺术家所具备的,你同样善于聆听旷野的声音,感受大自然一切生命的灵动跳跃。那些饱含生命热情的浓烈色彩,无不倾诉着你的狂热,你的柔和,你的沉静,你的忧伤。
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里说到,梵高就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星星,晚期作品里的星星也是自己的精神追求。早年虔信上帝,在工人与农民之中传教,却因窥不破生活的残酷从而怀疑上帝(女管家所谓的渎神),但是内心一直在追求光明神圣,人的神性一面始终未曾退却。
真正的挚爱如梵高所言:“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麦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星空密密麻麻的蓝与黄共鸣了观者的心也燃尽了梵高的几乎全部心力,你无法世俗地活着。 蒙田说过哲学就是学会死。加缪则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加缪这句话如果不加深究的话很容易导致虚无主义。而你这个荷兰画家最终因精神失常,割掉了自己的耳朵后,在阳光充沛的田野上,对着自己的身体开了一枪,死在弟弟提奥的怀里。
你就像一个由于热核反应耗尽了中心燃料氢,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担起外壳巨大的重量,从而变成质量极大,体积极小,密度几乎无限大的黑洞。炽烈奔放的火焰般燃烧的激情过早的耗尽了内核,把自己湮灭成了连一丝光都不放过的无底深渊。而《星月夜》就是你的事件视界,所有被击中的观者不能从星空的集合或时空区域逃逸。你的事件视界是如此的广袤,就象但丁曾这样形容地狱入口: “从这儿进去的人必须抛弃一切希望。”“任何东西或任何人一旦进入事件视界,就会很快地到达无限致密的区域和时间的终点。”
霍金说过:黑洞也有灭亡的那天,会发出耀眼的光芒,体积会缩小,甚至会爆炸。
即使你向往的太阳,再经若干亿年,也将老化为红光巨星,还会成为行将湮灭时的白光矮星。终有一天,辐射白光,爆炸毁灭,复归于空。
《华严经》云:“世界有成坏,譬如依树林,种种果差别,如是依刹种,种种众生住,譬如种子别,生果各殊异,业力差别故,众生刹不同。”亦云:“有刹住一劫,或住于十劫,乃至过百千,国土微尘数,或于一劫中,见刹有成坏,或无量无数,乃至不思议。”又云:“观世间成,观世间坏;由此业集故成,由此业尽故坏。几时成、几时坏、几时成住、几时坏住,皆如实知。”
佛教认为,佛的国土(即大千世界)在数量上无有穷尽,而每一佛土都有其成劫、住劫、坏劫、空劫四个阶段。
宇宙中也有各种星体会老去,各种新星会诞生。生住灭空,无限循环演化,转变轮回。
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的最后,无涯银海,点点星光,静静注视着罗纳河畔。冥冥中感悟星辰的指引,再去罗纳河上的夜空寻觅你的踪影。
梵高一生的创作生涯分几个阶段,在最后一个时段(1888年-1890年阿尔勒、奥维尔阶段),独特的画风已日臻成熟,最知名的作品几乎都是这个时期创作的。阳光灿烂的法国南部城市阿尔勒给了梵高无穷的创作灵感,在阿尔勒生活的400天内,大约画了200幅油画。《罗纳河上的星夜》就是于1888年9月在阿尔勒期间创作的一幅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
该画描绘的是法国南部城市阿尔勒的罗纳河畔的夜景。构图唯美考究,夜空和河面相应,星星与灯火成趣。画面的上部是闪烁着繁星的天空部分,中间椭圆狭长的部分是亮着灯火的河岸。河岸再往下是河面,河面上倒映着岸边的灯光。最下面是另一面的弧形河岸,两条小船并排停泊。和《星夜》不同的是,这幅画的右下角出现了一对沿着河岸散步的夫妇,他们相互扶持,抬起头来看向天空,像是在欣赏夜景。这样观者的视线就自然而然从天空拉回到地面。
色彩上首先看到横竖交错的蓝色短线深海旋纹一样铺满整个天空,使得画面空阔而又辽远。由蓝色、柠檬黄色、绿色笔触共同打造出的圆形光晕环绕的星星如烟花爆裂。前景中的河水则是横向的蓝色短线,呈现流动的美感,黄色的横向短线组成了灯光间隔排列的倒影,叠加在河水中,错落有致。而近景的凌乱沙滩则是倾斜的短线。
罗纳河的浪漫之夜勾勒出的神秘氛围折射出了画家沉静而又丰沛的内心情感。孩童般纯真朴拙的笔触使蓝色的天幕如深邃的大海, 天空中星星象花朵一样璀璨开放。岸边灯火倒映在河上,水舞流光 ,诗意嫣然。刹那间画布上的每一个星星象眨着眼睛的萤火虫一样飞起来了,飞向遥远的天际,和天上的星一起闪亮,月亮船也即将启航。
挚爱影片结尾时,罗纳河的星夜再次展现,梵高回眸说“天上的星光离我们那么遥远,触不可及,或许我们死后就能抵达星辰之上,而离开人世不过就是踏上了走向星辰的路。”
耳边传来美国民谣歌手Don Mclean用一把简约的木吉他为你创作的《Vincent》(Starry starry night),繁星点点的夜晚,为你的调色盘涂上灰与蓝。。。卷云在紫色的薄霭里飘浮 ,映照在文森湛蓝的瞳孔中 。。。宛如梦境,哀而不伤。世间幻相,皆被点化。所感至深,此心至柔。此刻让时光静止,祈祷曾经在星空中死去的终将在星空中重生。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直至永恒清寂。
荷尔德林说过:充满劳绩 ,然而人诗意地, 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每个人都有一个诗意的城堡,每个人的城堡都是一个世界。象虚空那样广大,象微尘那样细密,象海洋那样丰饶,象月光那样清凉,象大地那样温暖。星光一路照耀,归家的旅程,虽然漫长,但航程永不止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