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2-5-3 09:01
老剑兄好,关于地点人物在文中倒是交代清楚了。书画院办在千年古刹本觉寺,本觉寺位于芙蓉雁荡山南麓芙蓉 ...
碑文写作,还是得遵循一定的规则,可以先文后颂,这个文,就是文字记录,开头几句话就得把事情交代清楚。比如“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又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再如“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之兰亭,修契事也……”交代完时间人物背景事情,然后才会阐述其中的意义,进行颂扬。后面的内容,可以用散文的形式,如《醉翁亭记》,也可以用更高级的颂的形式,这就需要注意韵律,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根据内容进行多次转韵。不管如何,都不会如临窗兄写的这样浮皮潦草语焉不详,更无法根据你的文字做出修改,不能用,只能推倒重来。
谢兄抬爱,只是我对你那里的情况没啥了解,更谈不上情感酝酿,肯定写不好。就近请高人实地考察了解后动笔才是妥当之策,毕竟字刻于碑,留于后世千年万载,不是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