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余小寒 于 2022-7-22 15:27 编辑
喜欢被夸,尤其是在合理的范围。但就算再真诚的夸赞,也会引起人们内心的警觉,会在心里考量,是不是真的那么美好。国人的防范心理蛮强,因为太多的历史故事告诉我们,自古很多皇帝都是被迷魂汤给灌晕的。作为小老百姓,无权无职,凭什么要受到盛情的赞扬。所谓无利不起早,对方灌迷魂汤究竟意欲何为?
在中国,赞美人不像西方那样张口就来,见怪不怪。中国人赞美人,多少有点功利,就像给别人送礼,总是有目的的。要么收了礼办事,要么懂得礼尚往来,投桃送李。如果白白的夸人,得到不回馈,就像做了亏本买卖。把最好的语言给了对方,对方却不领情,或者受了追捧,却蹬鼻子上脸,真是血本无归,再也不愿轻易赞美人了。
所以说,我们要赞美人,但不要求回报。如果做不到,那就不要赞美人。忘恩负义,不懂人情世故的人太多。如果真要去计较,只会黯然神伤。而我们如果受到表扬,就要知道几件事,其一:别人的善意要接纳,恶意要排除。二:别人夸你,是希望你心情愉快,表现得更加优异,而不是自我膨胀。三:别人夸了你,就应该知道感谢,不一定当下马上就还,但一定要在合适的时机,为对方雪中送炭。
人们之所以爱被夸,往往是对自己的不确信,当外人为我们指出优点和优势时。那么对方也能在关键点上,指出我们的缺点和劣势。批评和表扬,都是建立在对我们的洞若观火上,所以如果太热衷夸赞,以至于虚荣,那么就应该知道,对方可以释放善意,也能释放恶意。只是维持表面的客气,没有选择后者罢了。
真正豁达的人,无所谓批评和表扬。有了表扬就接纳,有了批评就反思。批评和表扬等量齐观,没有差别。甚至认为批评的话,才更真实可信。有了表扬,就要感念对方的善意,有了批评就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差劲。不轻易的惹是生非,惹人议论。一旦有了议论也仔细的甄别。其实,对自己的不确信,挺一挺,就过去了。要学会自我观照,把对自己的信心,建立在对自我的感知上,宠辱不惊,方才是上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