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戏评“哲学死或不死”之争~ |
| ||
| ||
| ||
| ||
| ||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晨牧 于 2022-7-25 14:41 编辑
懒得拍你了。一是怕因打击了你的自信心而伤了和气;二是实在没有必要,这又不是什么论文答辩,争什么对错?再者,就是说了你也理解不了哦,毕竟不在一个量级不是? 所以,千言万语还是浓缩为一句深情的呼唤:金老师 ![]() | |
| ||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晨牧 于 2022-7-26 10:36 编辑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7-25 14:53 别啊,我就存心气你一下,没想你这么不经逗。说实话,我对您是非常有好感的,所以也很愿意跟您交流,只是见你如今老被知音送人情精华,怕久而久之你会养成错觉,以为自己文章真好得可以当之无愧。金牌打手和小徐教授之流,就是这么被惯坏的。但实际上,被一帮没啥见识的平庸之辈捧着,脸上其实挺没光彩的,而且只会害了她们自己,从此难有长进。 你对我主帖的批评,我不会像徐教授或李元霸那样本能拒绝。我不是没考量过,只是经分析后认为你说得不全对而已。哲学死了的论调,是基于终结论的极端版本。这是个宏大的哲学问题,争论好几十年了。你说我这区区两千来字的小文,怎么能说得尽呢?所以你这“扯多”两字,真是从何谈起?至于杂,可能有一点吧,顶多也就那么一点点。不过其实也未必。这不很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的观点,是你自己这个批判性主帖本身的内容,首先对我原文仅凭一句扯多、扯杂的空话本身就很空洞。而问题在于,我要是不认为如此,请问你如何证明我原文的确就是在东拉西扯、漫无中心?你没有证明,没有任何具体分析。那么你这样的评点是否有点口号化呢?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我那主帖当然也有些问题,主要因为帖子和正规文章不同,开篇写得过于粗简、草率且缺乏专业性,所谓“真正的哲学”说法,文艺味过重,显得假大空了点。因此今天上午我略加修改了下,准备下午重新编辑到原帖中去。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晨牧 于 2022-7-26 11:09 编辑
再说说你主帖,其实你根本没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究竟什么意思,当然,真方子网友自己思维也过于跳跃,言不及义。实际上,普罗泰戈拉这句名言,可以看作贝克莱“存在就是感知”的前身,两者有很大相通性。也正如真方子网友后面跟帖补充的,是指“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而言”的意思。这跟主观客观什么的,跟放之四海什么的,完全没有关系。你这么很空洞的一句“容易陷于绝对、主观、唯心”,明眼人一看就是虚晃一枪吓唬吓唬人罢了。后面那么多字基本全是没实质性的套话,而且因理解有误,极其缺乏打击精度,不足以观。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晨牧 于 2022-7-26 22:54 编辑
托金老师的福,原帖作了些修改,尤其开篇基本重写如下: 读完闹热网友《哲学死了》一帖,有些弱弱的想法,小小商榷一下。 有关哲学是否终结的争论,这些年早已耳熟能详了。所谓哲学已死只不过比“终结论”更极端的一种说法而已,其指向主要不是哲学的形而上基础主义或本质主义,而直接是哲学本身存在的合法理由。但是这其实没什么意义。因为思想作为人类与生俱来的机能,先天决定了哲学不可能被彻底抹去。真正有意义的话题应该不是哲学死了,而是什么样的哲学可以死了。比如那些跳大神几千年还在继续跳的所谓阴阳八卦、孔孟程朱那一套;比如根本就违背普遍人性和社会常识的马列毛那一套。 在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罗蒂那里,西方哲学自柏拉图以来那种专注于大写的真理和善的基础主义传统,同样也到了该寿终正寝的时候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哲学本身已死,而是在“后哲学文化”时代以“小写哲学”的方式继续活着。这是一个方面。 另方面,哲学可以不再具有超越一切学科的基础地位,可以不再需要黑、马那种有关人类理想和历史规律的宏大叙事。但是,这并不等于人类文明的底线不再需要坚守,基于普遍人性的普遍真理不再需要奠基。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基础主义。所谓“民主先于哲学”,也不等于哲学彻底不需要基础,实际上民主自由的价值才是罗蒂“教化哲学”的永恒真理和逻辑前提。这一点正如罗蒂自己所说,“哲学家应以自由的仆人、民主的仆人自诩。”(1)可见,基础主义这种哲学固有的形而上精神气质永远都不会过时,更不会死亡。它永远都是人类以及思想者个体始终“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的精神家园,因追问真理正义而不朽,因终极关怀而深刻。一个时代,哲学的存在理由倘若总是被一而再地摆到台面上不得不让人为其合法性辩护,这不是哲学的耻辱,而恰恰是这个时代的耻辱。 | |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