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2日至2011年8月28日,用时1年零3个月,断断续续看了95集电视连续剧《三国》,东扯西拉写了95篇闲侃性质的文字。写完最后一篇的那天早上,竟然有种如释重负的快感。 不是完成任务后的那种喜悦,而是完成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之后的惊喜:我的乖乖,终于坚持下来了,终于可以给自己一个交待了。 当时形成的95篇文字,只能算是毛稿,每篇1000字左右,不少地方没有讲透,并且错漏颇多,连个半成品都算不上。一直想着进行再加工,但迟迟没有行动。 时隔9年之后,也是2020年7月4日晨,我才开始重新充实和打磨这个“闲侃《三国》”系列。 这个闲侃系列或许没有什么价值,但对于我自身,却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2010年6月,当我开始闲侃新版电视连续剧《三国》的时候,纯粹的心血来潮,纯粹的自娱自乐,既没打算用心去写,也没决定要写到最后一集。 我以为,这种闲扯乱侃的文字,写与不写没有多大意义,写多写少没有别人监督,写好写坏没有人评判,自己的事情,完全可以自我掌控。 显然,这是一个自我原谅、自我偷懒的最好借口。写到第14集,我便没了继续闲侃的激情,这一停就是整整半年。 直到2011年1月末,我在辽宁大连旅顺口执行一项别无聊赖的特殊任务时,我才想起重看《三国》,才开始了久违的闲侃文字。 依然是断断续续,依然是漫不经心。工作一忙,全都抛到脑后,什么时候有时间了,才胡乱写上一篇,以此提醒自己不要过于懒散,不要忘了自己对文字的那份激情。 在机关工作,身不由己的时候很多,但相对于基层而言,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真就不少。如果不那么散漫,堆砌文字的时间总是可以挤出来。 于是,开始抓紧利用业余时间,忙里偷闲地品析经典,用自己的视角和观点去解读《三国》里的人和事。 这也算是对自我的一种监督和激励吧。 我得承认,源于新版电视剧《三国》的这个闲侃系列,很多事实经不起推敲,由此衍生的文字也有基础不牢之嫌。 好在不是历史研究,亦非学术探讨,一家之言一孔之见而已,想来不会误人子弟,更不会误国误民。 非常感谢文友们对我这些扯淡文字的关注和宽容。鼓励也好,提醒也罢,我都当作关心爱护,当作继续前行的鞭策和动力。 我得检讨,这个闲侃系列和我的其它文字一样,多多少少都存在不严谨、不细致的问题。 那些错字漏字别字,那些明显欠妥的表述,如果给您带来阅读上的不良感受或是其它不悦,不求谅解,只愿您一骂为快。 至于表述上的缺陷和文字上的粗糙,我只能并已经做好迎接板砖和火力打击的心理准备。 我本真诚,我亦坚强,更愿通过文字结识能够以心交心的朋友。 以上文字,算是这个闲侃系列的结束之语。 再次感谢大家的关注和宽容,谢谢。
2011年8月28日草于辽宁沈阳,2020年10月13日晨完善于河北石家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