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在网络上发表古典诗词我的一点个见:
中国古典诗词浩瀚如海,博大精深。千百年来古代文人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这些诗词都有个共同特点,绝大部分都是严格按照格律和平水韵来写的,这样的诗词具有音乐的节奏感和韵味。读起来流畅顺口,符合古代乐府诗词固有的曲谱,便于歌舞吟唱。比如岳飞写的满江红,他的填词符合格律,配上古典满江红的曲调,就非常完美,唱起来振奋人心。
从隋唐时代开始,诗词格律和平水韵受到文人士大夫的普遍认可,也受到历代朝廷法律的保护,一直沿用至今。毛主席、郭沫若等文学巨擘以及现代网络诗人,依然使用古典诗词格律和平水韵。为了让更多的人弘扬中国古典文化,照顾那些中国古典文学基础较差,文学水平有限又喜欢写诗词的朋友,网络上就在原来诗词格律的基础上,创造了简易的《新韵》,对平仄对仗还是有一定要求的。还有一种就是不要求符合格律的《古风》诗词,也包括打油诗在内。若是谁把新韵和古风甚至打油诗作为正式文学作品出书,那就成笑话了。
要想写好格律诗词,不仅仅要在语法通顺,意境优美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能分清中国汉字的平声字和仄声字,要知道掌握了古典诗词平平仄仄对仗规律,音乐的节奏感就是从这里面产生的。不知道五律和七律中间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必须是两付工整对仗的联句。不明白四连平、四连仄以及尾三连平,尾三连仄的错误。什么是拗救就更不用说了。不善于运用平水韵或者新韵,这诗词就没有了节奏感,连歌词和快板书顺口溜都不如。
在论坛上发表格律诗词,用新韵必须在题目右边加括号写明是新韵。或者写明是古风。而平水韵不用注明。这是大多数文学论坛普遍规则。而我们北斗六星论坛没有这个规定。所以有人就利用这个无形的漏洞,把自己模仿拼凑写成的古风和古代大诗人的格律诗词混为一谈,实在搞笑。看得懂的人就懒得回复了,不想得罪人,更不愿意白费力气。
不懂诗词格律不奇怪,也不丢人。正如我不是大厨师不是歌唱家并不丢脸。如果想做我可以学习呀!但是,若是既要模仿写古典诗词,又反对运用格律,也不在意押韵。还胡咧咧说按格律写诗词是带着脚镣跳舞,要自由发挥才是真。这是无知、懒惰、低能的遮羞布。网络上有核对格律诗词好几种软件,可以下载核对学习。新华字典上的四声读音就可以区分平仄声的汉字。只要用心学习,总有学会了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