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余小寒 于 2023-5-29 11:07 编辑
待人接物上,我是个讲平等的人。对有钱人讲平等,对穷人也讲平等。面对一些公务人员也不卑不亢。在气场上绝不碾压别人,就算要碾压,也是为了更好的平等。
我所追求的是人格上的融洽。但我也知道这样与等级社会格格不入。在长幼有序,内外有别,官大一级压死人的社会,追求平等,只会不合时宜。
苏轼说他上可陪天子,下可陪乞丐。这种众生平等的融洽精神很好,是一种博大的胸怀,但也可能是他命运多舛的原因。对上不懂得卑躬屈膝,对下不懂耀武扬威,就可能混不下去。
所以说追求人格平等很难。西方有人生来平等的口号,却也有族群歧视的弊端。佛学也讲众生平等,可历史上,弱者命如蝼蚁。
有时候,社会潜规则充满鄙视链,各种看不起的行为,一个接一个。曾经我不过和门卫多说了几句话,身旁的君子说,和门卫废什么话。当时我很震惊,觉得他瞧不起人。
我自己也被瞧不起过,所以我会愤然反击。但我也知道,不对等的关系恐怕不少见。无论国家,社会与个人。只要实力不济,就会被蔑视,甚至会失去人格,受到欺辱。
我一个表哥长期在国外,我问他为什么不回来,报效祖国。他说了许多,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说国外的企业,员工上下比较平等,少有等级压力,大家直呼其名,不用费力讨好,一切靠业绩说话。
虽然他的话也很片面,但也有一定道理吧。抛开人格平等不谈,在其他方面的平等,就更不好说了,所以不说也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