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23-6-3 11:27 编辑
这确实是一个没有净土的世界,这说法丝毫不夸张,一些丑陋已经渗透到行行业业,哪怕是被曾经视为梵净之地的学术领域,屡见不鲜的丑闻早已经是比比皆是,让人瞠目。
这几天网络热炒的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的学术妲己丑闻,让所有人看到这样一个事件之后,只能叹息我们的高校的一些荒诞和离奇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一场博导答辩,看客趋之若鹜,原本应当严肃庄重的学术场所,直逼街头巷尾的市井,真是天下奇闻,活久见。当事双方之赤裸,所作所为之毫无底线,让人们在错愕的时候,不能不悲叹,为什么高等学校的学术之地,竟然如此藏污纳垢?
事情实在过于狗血,狗血到几乎不忍复述。所以,有了学术妲己这个令人捧腹却笑不出来的现实。为了搏出位,为了上位一切最基本的东西都不存在了。
其实,这应当不是高校学术界独立的事件,这些年来此类的学术腐败的丑闻可以说是屡见不鲜。问题是怎么发生的,其实谁都没必要揣着明白装糊涂。
所以,那些痛心疾首追问我们一流的大学,为何没有一流的人才,而有能力的人我们为何留不住,其实,也都是心知肚明的事情。
事情发酵出来,遮盖不住了。于是川大,以及华南理工纷纷出来表态,照目前这个舆论氛围,估计当事人是吃不了什么好果子了。这算是咎由自取吧。
若不是暨大那个正直的李丹教授,直接撕破了这丑陋,接下来谁知道还会有什么?看起来,所谓应当清廉的学术之地,真的是如此不堪。
这是一起闹剧,只不过,这幕闹剧扯下了中国高等学府学术研究最难堪的面纱,然后让人看到一地污秽,满眼荒唐。一个正直的教授把学术圈里某些大牛的遮羞布给拆穿了。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扶持了多少这些水博。这样的学术不端的博士能给未来的科研带来什么好处?
无非是多一个尸位素餐的所谓“科研人员”,而经费就被这些不劳而获的“水货”挥霍了。现在该查一查这个学术成果斐然的苏博士论文的含金量多少了。
其实,只是谴责学术妲己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现实已经明白无误的告诉人们,是因为有了“学术纣王”,才会有学术妲己。在欺世盗名,巧取豪夺的路上,这一定不是个案。
最该思考的是,到底是什么把原本应当干净的学术变成了肮脏不堪的名利场。
这饼真的好画,不丑陋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