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说说词牌韵和对仗
查看: 48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说说词牌韵和对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3-7-8 11: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这话题当下说会不会有什么敏感,其实也无所谓,个人之间,可以讨论,可以争论,只要不骂就好。

     很多年前和朋友闲聊中国古代文学,他问我是四大名著成就更高吗?还是唐诗宋词元曲,元杂剧什么的更高。

     我说这问题问的很扯,因为不能比。而且,恕我直言,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弄出的所谓“四大名著”,若让我看,我觉得丝毫不差这四大名著的古代文学作品很多,有的无论是艺术性还是思想性,以及人物描写,故事讲述都可以说甚至某些方面超越四大名著。如果,你仅仅读了四大名著,就以为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全部,那就是一个坐井观天的笑话。

    同样,就算我当年差不多把唐诗三百首都背的滚瓜乱熟,但是在全唐诗面前,那就是皮毛。我也差不多能背出宋词名人名篇的百十首,但是,你看看宋词就知道你会背的哪点玩意儿,九牛一毛而已。

    我喜欢元散曲,为什么喜欢,没特别的理由,就是喜欢,喜欢它的诙谐,喜欢它的明快,喜欢它的幽默,喜欢它的直白。俗语俚语大白话,都能在元散曲里看得到,有阳春白雪,更有下里巴人。

    对于词我一向是敬畏有加的。说白了,我觉得不是所有人都能写词,这不是表象的东西,而是深层次的东西更多一些。

   词是一种格式固定,韵律固定,甚至对仗平仄也都要求的文学形式。它难,是因为它的凝练惜字如金不说,还要符合整个词曲牌的要求。所以,古人说:为求一个字,捻断数根须。夸张吗,不夸张。

   插一件事,大概是2017年的时候,我还在市内住,我的邻居是我夫人她们大学的两口子,都比我们小几岁,女子退休了没事儿养猫遛狗的,男子是学校校志办后来调图书馆任职。是一个文化人,很多作品也经常见报。大家都很熟,有时就闲聊几句。偶尔说起我是八十年代中期的中文专业的毕业生,他和我交流了许多话题。其实,我学的那些东西基本都是皮毛的,勉强应付还行,真要做什么探讨,那就不必了。后来,他们的女儿成婚,婚礼那天我们两口子都去了,婚礼场面很好的,期间,他为女儿女婿做了一首《江城子》,有两句我记得很清晰,巧妙的把女儿和女婿的名字,分别嵌入这首词的上下阙。总体上说不错,但是,不能推敲细节,我明显感觉到就是平仄和韵有问题。当然,这个也不能说,婚礼后他特地把这首词誊写给我,他的字写得真好,有功底。夫人问我这词好不好,我含糊的回应:好,喜庆。


   因为婚礼上我拍了很多片子,回来之后我就编了一个影集,其中在配文字的时候,我也写了一首《江城子》算是作和了,我把我的这首《江城子》放在整个影集的最后,把他的那首《江城子》放在扉页。相册是我南方一个专门从事这个制作的朋友做的,很精美。


    把相册送给他们之后,有一天这兄弟看到我,说:大哥,你的词写的好。我说:凑热闹,沾喜气而已。他喜欢写词,就是很纠结词的韵律和对仗。我说,这是肯定的,所有喜欢古诗词的人,可能都面临这种困惑。


    韵律这一块,本身在岁月发展的路上,语言语音的流变很正常,所以,今人用古韵就相对难一些。现在检测一首词韵律的基本方式方法,大概有三种,第一是词林正韵,第二是中华新韵,第三是中华通韵。只要你的词可以过这三种中的任何一种,这个词起码在格式上你是对的。


   词林正韵算是古韵的流变,到了清代那个叫戈载的大家,出了一本《词林正韵》算是对古诗词的韵律做了一个系统的归纳总结。鉴于不是介绍这本书,就简单的略过。


    新韵又叫中华新韵。中华新韵(14韵)出版于2011年,中华书局。后也有十八韵的韵部表。基本是符合现代人的语言语音习惯的。


    中华通韵有16韵简表。最新版的中华通韵是2019年发布的。


    一般说来,写词是需要注意韵律平仄的。这当然不是硬性要求,但算是一种模板模式吧。


    我们现在写词,很多人可能不在意这种要求,觉得只要字数对上了,一切就不在话下了。


    好像词真不是这么写的。

    同样的话题在格律诗里也是这样。


    所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那写的是真牛!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3-7-8 11:42 |只看该作者

这个话题是最安全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3-7-8 23:41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3-7-8 11:42
这个话题是最安全的。

晕。这是吓成啥样儿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3-7-8 23:43 |只看该作者
跟闲散兄感觉一样,现代人写旧体诗词,根本没有超唐越宋推陈出新的可能。
所以只是欣赏,万万不敢学习尝试。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3-7-8 23:4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词韵里隐藏着古人智慧的DNA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7-9 04:50 |只看该作者
  这篇牛!有科技含量!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7-9 09:17 |只看该作者
明月,现代人的写作与古人有很大的不同,如何复兴古代诗词是一个话题,是全盘复古还是另辟蹊径?有人提出了新体诗,就是押韵但是不用对仗,也不用太多的典,这样更符合现代人的创作习惯。我觉得很好,不用非得要去模仿古人那么地严格对仗平仄。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7-9 09:37 |只看该作者
河海森林 发表于 2023-7-9 09:17
明月,现代人的写作与古人有很大的不同,如何复兴古代诗词是一个话题,是全盘复古还是另辟蹊径?有人提出了 ...

一派胡言,你说的是新体诗,我说的是古诗词,不在一个基准线上,你既然要写新体,你尽管去写,但是,不能打着所谓古体搞的不伦不类。这是原则!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