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 5
|
【哼哼】萧何月下追韩信 —— 麒派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麒派
麒派是由一代宗師周信芳創建的麒派是我國南派老生的重要流派。京劇界常有“北有梅蘭芳,南有周信芳”和“南麒北馬”之謂。 創始人 周信芳 (1895—1975),演員、導演、編劇、監製、麒派藝術創始人。名士楚,字信芳,藝名麒麟童。故鄉浙江慈城(原名慈溪),是一個擁有1200年曆史的文化古鎮,曾孕育了519名進士。 周信芳的父親周慰堂亦為京劇演員,曾在京劇春仙班演二路旦,藝名金琴山。周信芳6歲隨父在杭州搭班,從陳長興練功學戲,7歲以七齡童藝名登台演娃娃生。1907年起用麒麟童藝名,演老生。 周信芳1927年參加南國社(話劇),與田漢、徐悲鴻、徐志摩、郁達夫等進步文化人士及話劇界人士頗多交往。1929年為電影《小霸王張衝》上、下集擔任編劇。1932年,組織移風社北上演出3年8個月後回南方。1937年又到天津演出,抗日戰爭爆發由天津返上海積極投身各項救亡活動,負責上海京劇界的宣傳和動員工作。同年,重組移風社,幷包下卡爾登大戲院連續演出了《明末遺恨》《香妃恨》《徽欽二帝》《文素臣》等劇,具體劇院業務由夫人裘麗琳主管,並採用與劇院7/3分帳的方法,在京劇界屬首次。其中《文素臣》一劇,由電影導演朱石麟編劇,它是一出重氣節、反屈辱的獨具風格的新型京劇。此劇上演之後,上海各種劇種如滬劇、評彈和電影等相仿上演,1939年因此被稱為“文素臣”年。 1937年,他與當時紅極一時的電影演員袁美雲拍攝了京劇電影《斬經堂》。 因《徽欽二帝》劇中抨擊了妥協苟安、投降賣國的漢奸,激勵了人們的抗日熱情,立即被日偽當局勒令停演,周信芳不顧敵人的恐嚇,積極準備編演新戲《文天祥》《史可法》,並在舞台兩側掛出戲的一對大幅預告,雖未能演出,卻一直掛到劇社被迫解散。 周信芳嗓音帶沙但中氣足,恰好形成了麒派的基本特色,他的唱腔接近口語,酣暢樸直;唸白飽滿有力,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以“化短為長”形成了麒派唱腔的獨特風格 作為一個藝術家,周信芳以自己的表演藝術感染力及人格魅力影響和鼓舞了幾代演員與觀眾。周信芳所處的動盪時代和他對時代的態度,決定了他所選擇和編演的劇目——具有忠、孝、節、義的元素,人物愛憎分明、大義凜然。周信芳的藝術風格,留給後人的,是正氣、正義以及面對強權不妥協的寶貴精神財富。 一代京劇大師周信芳,七歲登台獻藝,直到“文革”中被“四人幫”迫害致死,舞台生涯六十多年,是藝齡最長的一位京劇藝術家。他的藝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他創造的“麒派”是中國民族文化藝術中光彩奪目的奇葩!他一生碩果累累,所演劇目達五、六百出之多。行當涉及之廣、戲路之寬,為京劇界少有。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念白] 将军千不念,万不念 不念你我一见如故是-- [二黄碰板、三眼] 三生有幸, 天降下擎天柱保定乾坤, 全凭着韬和略将我点醒, 我也曾连三本保荐与汉君, 他说你出身微贱不肯重用, 那时节怒恼将军, 跨下了战马, 身背着宝剑出了东门, 我萧何闻此言雷轰头顶, 顾不得山又高,水又深, 山高水深,路途遥远, 我忍饥挨饿来寻将军, 望将军你还念我萧何的情分, 望将军且息怒,暂吞声, 你莫发雷霆, 随我萧何转回程, 大丈夫要三思而行。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海派梨园的代表人物,一个是周老板,另一个就是言老板了。
都是老生戏。周沧桑,言儒雅。这俩京腔京韵中都透着些许江南的软糯气息。 | |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