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长江杂谈 《滴滴经》选注评
查看: 55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滴滴经》选注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3-10-10 12: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3-10-10 13:13 编辑

疫情前,就想找机会校注一下《滴滴经》,当时觉得成都的一个朋友更适合做这件事,他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对四川的方言土语了解的很清楚。他当时答应下来,但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没做。我知道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跟他母亲生活在一起,而她年迈的母亲体弱多病,大概以照顾母亲为主,没有心情做这件事了,我也不便于问,就没再提这件事。

校注完《安得长者言》后,突然想起了《滴滴经》,便决定挑选一些,做个注评,让更多的人了解一下这本有趣的小书。

这本《滴滴经》只发现这一个版本,是民国时候蓉风三日刊社印行的,编著者何为,很遗憾的是,这本小书有不少地方都不清楚,有的勉强看得清,有的看不清。看不清的,就没有办法了。

刘盛亚在序《滴滴经》中说:“滴滴经是一个奇怪的书名”,正是被这个奇怪的书名所吸引,他一见到打出的这本书的广告就去预约了一本,好奇心促使他想看看这本书里面究竟是些什么样的内容。

没想到他刚预定完,坐着就托人找他来索序,并且拿来了原稿,他得以在第一时间一口气读完,然后说:”我喜欢这样的书!“

这之前,他从广告里推测,这本书只是一个普通的谚语集子,但当他读过后,他这个土生土长的四川人也大吃一惊,里面的很多方言土语,他竟然也是闻所未闻,从来都没听说过,这本五万多字的小册子让他大开眼界,感慨良多!

这本书匆匆出版于民国三十七年八月份(1948年),还没来得及再版,中国就焕然一新了,就一直没有再版,直到现在,被很多人都忘记了。

这是一本好玩的书,不应该被忘记。在这个乏味的国度里,好玩的东西越来越少了,不能让它就此被淹没,所以,这也是我做这件事的一个动因,先做个选注评,看看效果。

231010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3-10-10 12:5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读书有啥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3-10-10 13:02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你怎么非要跟“用”挂上钩,读书是因为好玩。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3-10-10 18:5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涉江采芙蓉 发表于 2023-10-10 13:02
你怎么非要跟“用”挂上钩,读书是因为好玩。

过去,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现在为在资本家处找个好工作而读书,这是质变,你思考过吗?!

有文化没思想也是废料。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3-10-10 23:48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呼啸的老鹰 发表于 2023-10-10 18:53
过去,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现在为在资本家处找个好工作而读书,这是质变,你思考过吗?!

有文化没思想 ...

你说的这种情况我不清楚,别人为什么读书那是别人的自由,我读书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爱好,没有任何功利性。

在一个脑残成堆、不懂装懂、胡说八道的地方,写“有思想”的文章,你不觉得很滑稽吗?

比如有的脑残再问:陈涉说“苟富贵勿相忘”,司马迁是怎么知道的?你会怎么给这种脑残讲清楚这个事儿呢?跟一个狗屁不懂的东西没道理可讲的,它说一年前三季,那就一年三季吧。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10-10 23:58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刚才把《滴滴经》系统读了一遍,很失望的,里面有很多问题很容易产生混乱。《滴滴经》每页一大段,押韵,这一大段一大段的,我感觉每大段之间的俗语、谚语,也不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是很多的集合。本身这一个俗语完了,结果他还是逗点,又开始下一个。这个真是感觉糊里糊涂的,除非道地得的成都人,有的很难分清哪条跟哪条是一组。这个感觉太乱了。

这书里大部分俗语,都是以前老成都话,我成都的朋友说,他小时候经常听到的就有半数以上,当然也有些是凑数的通用俗语,不止成都这边说,其他很多地方都那样说。它是按老成都话的韵母排列的,用普通话念,就不合韵,也没味儿。每一页都押韵,有些地方,为了押韵,把上下句换了位置的。

他的每一大段,都是不同俗语的组合,但是不同俗语之间却用逗号。这个很不规范。当时1948年了,不该这样的。感觉很急迫、很粗糙的就编辑出版了。这个可以理解,马上就是新社会了,一切都在动荡中。

因为只是简单按句子长短次序,做了归整排列,似乎仿声律启蒙那样,以方音的归韵结合,语句之间也没有联系的逻辑,其实就是罗列而已。也不全面,说有下集,恐怕是夭折了。和其他俗语谚语合集比,这书编辑有点混乱,除了全书按韵分列,好像并无其他考虑,实在是很粗略的合集。

成都解放前有一种师亮随刊,是刘师亮编的,很好的刊物,我没见过。刘师亮是当时四川有名的文人,诙谐骂世。这个《滴滴经》,很多页都不清晰,很难看清,也找不到别的本子参校。这几天有时间打上来一些,欣赏一下算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10-11 12:52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3-10-11 15:28 编辑

选1

镜中花,水中月,那里黑,那里歇,清十家牌,走万字格,提劲打靶,说谎扯白,人穷气大,事寒心窄。爱振冤枉,支人摕蛇,见机行事,趁火打劫,鬼使神差,天诛地灭,海水难量,人心莫测,休现原形,不露痕迹,杀人一刀,遍地是血,铲草除根,斩尽杀绝,脱货求财,逢凶化吉,借花献佛,拈菜敬客,今生夫妇,前世冤孽,俭以养廉,勤能补拙,半夜吃桃子,照着的捏,老鸦笑猪黑,自己不觉得,失财免灾难,出钱为功德,不要残花败柳,莫收破铜烂铁,请客莫请母猪客,请的五十来一百,休管他人瓦上霜,各人打扫门前雪,邪神见不得正神,大爷见不得太监。

注释评:这是第一页,一逗到底。这一段的很多俗语都不是成都独有的,这个问题作序的刘盛亚已经说了,让作者下次再版时注意这一点,尽量把四川所独有的俗语谚语口头语选上。

解释一下几个跟成都有关的俗语。

“清十家牌,走万字格”,这个“十家牌”不是王阳明发明的一种乡村治理方式:十家牌法,而是在成都特有的一种说法。我今天请教了一位成都土生土长的朋友,他给我了这样的解释:“清十家牌,指的是有一种人的行为,他们有事没事随时到隔壁邻舍串门,净说些闲话,还专门打听和传播各种小话。走卍字格,类似现在说的作妖,大意指某人行不由径。也可能是起源于一种游戏名称,但是不清楚了。”

一个火一个巴这个字是可以打出来的,但复制到这里后,却显示不出来,意思是食物熟透而柔软,“照着pa的捏”意思是捏软柿子。

说谎、扯白,一个意思,都是指说谎,不过扯白做“没有的”讲,更有意思,说谎扯一些没用的。


邪神见不得正神,大爷见不得太监。一正一邪,一有一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