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徐公孰 于 2023-12-5 11:53 编辑
❶
“餓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早先读到过这句话还以为是朱晦庵说的,现在读到近思录第六卷,才知道出自伊川先生的口。录如下:
問:“孀妇於理似不可取,如何?”
伊川先生曰:“然。凡娶,以配身也。若娶失节者以配身,是已失节也。”
又問:“或有孤孀貧穷无托者,可再嫁否?”
曰:“只是后世怕寒餓死,故有是說。然餓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所谓“失节”,就是“失礼”,不符合礼制。此为不可思议处。初嫁,合乎礼;再嫁,不合乎礼;娶二婚妇,不合乎礼。为什么呢?想过好几天,没有理出思路。
女子再嫁是失节,岂料男子娶再嫁妇也失节,所谓“娶失节者以配身,是已失节也。”那西门庆几房媳妇儿都是再醮的,又为什么?
《金瓶梅》是明朝小说,西门庆却是宋朝的人物。西门庆娶再醮媳妇儿,按照宋明理学,显然失礼。西门庆婚姻失礼,则此人单身便不知礼,即其家教不行;婚后也会失礼,因为他作为一家之主不能守礼,所以家风不正。
按照小说人物说起““餓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来好像满讲得通,然而小说做不得数,因为小说有可能在反讽,实际上嘲笑这句话。归根到底还是没有想明白这句话的逻辑思路是什么。可能跟“寡欲论”犯同一类错误吧。
《近思录》是古人必读书,很流行,而且有很多人作注作笺,清朝再版此书时,删掉这一则问答录,换成一段讲兄弟之情义的对话。古人注书特别讲究,有不同意见也只是在有疑问的字句下給出注释,不会轻易改动原书的字句,印书校书也是如此仔细认真。先删一大段,再调换另一则语录,这样大张旗鼓地动作,简直是书上为盗,只能是因为清朝人已经完全不能为这段话作出合理的解释。后来新文化运动里这句话又成为典型的反面教材。
以价值观看这句话,很容易看出其中错误。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从学理上我却分析不出。很可能就是伊川执一。人一旦偏执,往往都会在最简单的基本道理犯糊涂,在不可能翻跟头的地方跌个满嘴啃泥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