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红袖家园 黄金时代 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
查看: 428|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4-1-13 06:2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摘下黄杏水晶盘。轻尝还觉涩。半酸半甜甘爽,齿唇留清香。
野陌上,桃花开。又湿雨。默默无言,几度哽咽,情在心间。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4-1-13 06:2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原文。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

周邦彦〔宋代〕

出林杏子落金盘。齿软怕尝酸。可惜半残青紫,犹印小唇丹。
南陌上,落花闲。雨斑斑。不言不语,一段伤春,都在眉间。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4-1-13 06:2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译文
新出林的杏子特点是鲜脆,逗人喜爱。但又由于是新摘,没有完全熟透,味道是酸多甜少,颜色青紫而不太红。而少女好奇,好新鲜,见到鲜果以先尝为快。但乍尝之后,便觉味酸而齿软了。青紫色的残杏上,留下少女一道小小的口红痕迹。
南边的田间小路上,满地落花狼藉,春雨斑斑,送走了春天。少女伤春每由怀春引起,对花落春归,感岁月如流,年华逝水,少女不可透露的内心世界的秘密,所以她只能不言不语,终日攒眉。

注释
杏子:一种果实,圆形,未熟时为青色,成熟时为黄红色,味酸甜。金盘:金属制成的盘子。
齿软:牙齿不坚固。
可惜:意谓应予爱惜的。半残:指杏子被咬了一口。青紫:此处指杠杆透出紫红的半熟青杏颜色。唇丹:嘴唇上限量的丹砂红。
陌:泛指田间道路。落花闲:花儿安静地飘落。闲,安静。
斑斑:颜色驳杂貌。这两句说落花如雨,纷纷飘坠在地。
伤春:因春天的景物而引起的伤感。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4-1-13 06:2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赏析

  这是一首写少女伤春的词。少女伤春,在周邦彦以前的诗人词人中有不少人写过,但跟尝果怕酸联系起来,却是罕见的。周邦彦这首词由少女尝果写到伤春,过渡自然,联系紧凑。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可见杏子成熟,当在暮春时节了,新摘来的杏子放在金盘里,色泽鲜艳明丽,不用“置金盘”,而用“落金盘”,因“落”字有从摘下到放置过程的动态感,即摘下放入的意思,比“置”字生动得多。新出林的杏子特点是鲜脆,逗人喜爱。但又由于是新摘,没有完全熟透,味道是酸多甜少,颜色青紫而不太红。而少女好奇,好新鲜,见到鲜果以先尝为快。但乍尝之后,便觉味酸而齿软了。正如韦应物诗“试摘犹酸亦未黄。”少女怕酸,不敢再吃,只剩下大半个吃剩的杏子。青紫色的残杏,留下少女一道小小的口红痕迹,唇丹与青紫相间,在词人看来,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而这位少女也必然因怕酸而攒眉蹙额,娇态可掬,更惹人怜爱了。所以词人用了“可惜”二字,而不用“留得”二字。因为这不只是在写半枚残杏,而是透过残杏写少女。

  下片先从少女眼里写周围环境,南陌上,满地落花狼藉,春雨斑斑,送走了春天。真是春雨无情,落花有恨。这三句似与上下文无关系。但看最后三句之后,便可体会到这三句环境描写对少女的伤春情怀起了烘托作用。正是在这样一个落花春雨的撩乱氛围中,才使少女感到“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而伤春心事“都在眉间”。也就是说因伤春而愁眉深锁。对于妙龄少女来说,伤春每由怀春引起。对花落春归,感岁月如流,年华逝水,因而有了某种爱情意识的跃动,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却是少女不可透露的内心世界的秘密,所以她只能不言不语,终日攒眉。

  上片说的少女因尝杏怕酸而攒眉,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少女因怀春伤春而攒眉,则是生活中的必然现象。这两种现象在词中来了个巧合,少女以尝杏怕酸而攒眉,巧妙地掩饰了她因怀春而攒眉,掩饰了她内心的秘密,可谓妙合无垠,这也正是作者构思细密,匠心独运之处。

  这首词上下两片初看似无关系,不易衔接,实则用暗线贯串,自然过渡,结构曲折。作者又善于抒写女性心理,将女性心理活动与景物描摹巧妙结合,所以后来评论周词的都很称赞他的词法,如清陈世焜云:“词至美成,开合动荡,包扫一切。”(《云韶集》卷四)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1-13 06:2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再赏

  上阕写酸杏子。

  “出林杏子落金盘。齿软怕尝酸。可惜半残青紫,犹印小唇丹。”“出林杏子”,说明杏子方熟,还没有熟透,一个“落”字,生动地写出女子尝杏的生动、活泼场面;“齿软怕尝酸”,既承上句讲酸杏的新鲜,又是对女子娇柔媚好的形容,韩僵《幽窗》诗有云:“手香江橘嫩,齿软越梅酸”,亦是此义。上阕生动地描写了一副女子暮春尝杏的人物画,点睛处全在“小唇丹”三字上。“小唇丹”写女子的红唇皓齿,又有“半残青紫”与之相映。酸杏与美人、青紫与丹红,不但在色彩上,还在酸涩与甜美的意味上相互映衬。

  下阕依旧由景语带起。

  “南陌上,落花闲。雨斑斑。”南窗下陌,飞红悠悠飘落,雨迹尚残些斑点。“南陌”就是南边的小路,不写东、西、北,单写南,因为南是温暖柔润之象,用此类意象,将词的氛围烘托得温蕴可人;“落花闲”化自李白《赠黄山胡公求白鹇》诗“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的句子,亦是描摹闲静而略透悲意的场景;“雨斑斑”是描写雨迹、斑点众多的样子。

  这几句写外景的词句,拉开了全词的境界,是情感顺流而出中的一次回溯与净化。此景既是女子眼中之景,又与女子春心同为一构。是春景本就如此寂寞,还是女子愁情眼中万物皆如此凄凉。写景在写人之后,情景模糊、意蕴丰富。

  “不言不语,一段伤春,都在眉间。”是最终的抒情之语。女子寂寞一人,不言不语,此时无声,悲情却自现于眉间。颦颦蹙眉,一段伤春情怀,自在其中。写眉间蹙皱来表现伤春之情,见苏轼《蝶恋花》词有“学画鸦儿犹未就,眉间已作伤春皱”的句子。

  词用尝杏引出美人的丹唇皓齿,又回到屋外的春景,再写尝杏美人的伤春之情。杏酸使人蹙眉,伤春之情亦在眉间一皱中。词人勾画图景、描摹情态,表现女子的心理状态和日常生活的情景,如落花流水,灵动鲜活。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1-13 06:2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创作背景
  《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写于词人周邦彦暮年远宦之时,词体产生于筵宴。这是一首写少女伤春的词。少女伤春,在周邦彦以前的诗人词人中有不少人写过,但跟尝果怕酸联系起来,却是罕见的。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1-13 06:2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1-13 06:2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欢迎赏评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1-15 05:34 |只看该作者
难怪,这里只有你写得出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1-15 06:1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懂爱签名 发表于 2024-1-15 05:34
难怪,这里只有你写得出

懂爱早上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1-15 15:37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1-15 16:3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懂爱签名 发表于 2024-1-15 15:37
下午好

天天向上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1-15 19:49 |只看该作者
自然流畅。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4-1-16 06:5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战斗鸡 发表于 2024-1-15 19:49
自然流畅。

谢谢欣赏
……^_^
早上好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4-1-16 11:27 |只看该作者
风雅载途,版主。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4-1-19 12:43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4-1-16 06:54
谢谢欣赏
……^_^
早上好

鸟在枝头鸣叫。。。。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4-1-19 13: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4-1-16 11:27
风雅载途,版主。

欢迎春水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4-1-19 13: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懂爱签名 发表于 2024-1-19 12:43
鸟在枝头鸣叫。。。。

可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4-1-19 13:21 |只看该作者

谢谢梨花的主题。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4-1-20 08:2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4-1-19 13:21
谢谢梨花的主题。谢谢。

春水好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4-1-20 08:39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