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隐】说说送宫花
一、宫花的出处
《红楼梦》里的宫花,不是“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里的真的植物花朵,它是宫里头作的新鲜花样儿,堆纱花儿。
这种宫花,为什么薛姨妈家里有,而贾家却没有呢?
要知道贾家是两位国公世袭爵位的官宦世家,在京都里是赫赫有名的望族。而薛家是皇商,薛家娘三个又是刚来京都不长时间,在阶级地位上人脉资源上,都不如贾家。说白了,就是宫里的珍宝稀奇物品,应该是薛家能得到的贾家就不在话下才对。这次的这个宫花,贾家没有薛家有,这里面藏着曹翁的不写之写——宝钗进宫选秀失败了。
怎么知道是宝钗落选了呢?就不能是薛蟠做为皇商帮宫里采购的物品,顺便留下了一盒呢?因为宫花,之所以叫宫花,区别于民间和市面上的手工制作,它有宫里的尚衣院的宫女们亲手制作的,所以才方显价值不菲与众不同。在《红楼梦》成书时代,皇宫选秀,那些被看上的女子,皇上就留牌子赐香囊,意味着离飞上枝头变凤凰更近了一步,而对于那些没被看上的秀女,皇上就撂牌子赐花的,六淘汰出局了。这里的赐花,不能说真的花,因为真花不久就会枯萎,只有手工制作的假花才有长久的纪念意义。
二、宝钗落选的原因
那么,薛宝钗知书达礼随分豁达生得又妩媚明艳,怎么会落选呢?
因为选秀的时间间隔是每三年选一次。所以,当初薛蟠是要带妹妹进京待选做才人赞善。这里的待选,就是比参选时间要提前个一年半载,目的是留出在京都里面有为参选幕后运作的时间。按着正常的计划,薛蟠那个时间点带着母亲妹妹进京两三个月就到了,在京都住个一年左右,宝钗也适应了京都的一些风俗和人情世故,薛姨妈也能让哥哥王子腾姐夫贾政帮着运作。可是,薛蟠横着插进来一桩人命官司,就是打死了冯渊,他不得不带着母亲妹妹名义上进京,其实是在路上逗留,等待京都里的舅舅王子腾和姨夫贾政帮忙善后。这就消耗了宝钗的待选时间和夺了宝钗选秀的重要地位的主了。直到贾雨村后出发的从京都走了两个月都到了应天府,走了一年多的薛家也没进京。他们是在王子腾贾政接到贾雨村处理完了冯渊案的信后才进的京都。这样一来,大体就是宝钗一进京没多长时间,就到了选秀日期了。而这正与第三回的最后一段对应上了——就是黛玉进府第二天早上,她跟探春等去给王夫人请安见王夫人正在看金陵来的书信和王子腾家里的婆子说话,探春等知道是在为金陵薛姨妈家的表兄打死人的事商议对策。所以,当时薛家王家贾家都在为给薛蟠在应天府的案子善后,忽略了宝钗选秀。当薛蟠案子被贾雨村了结后,薛家进京后发现王子腾外调不在京,贾政的女儿元春是选秀进宫的女子,当时元春在宫里还没发达显贵,从元春省亲回家哭着说那是见不得人的地方看,宫里生活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美好。加上贾政并不是很了解薛宝钗,从薛蟠的事情上也会牵连到他对薛家子女的教育有看法,因此在宝钗选秀这件事情上也不会像帮贾雨村复出那样出力。所以,在美女如云的选秀现场,没有提前贿赂做好功课,宝钗落选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三、贾家的几个姑娘和宝玉知道宝钗落选吗
在那个时代,落选的秀女名声不好听,有的家里人甚至会认为她们没用不能为家族添光增彩而受到家里人歧视。所以,薛姨妈是不会把薛宝钗进京就是为了选秀的事,到处张扬的,也就是当初第三回里,黛玉进贾府第二天早上去给王夫人请安,探春等就知道是薛蟠打死了人要进京躲避刑事责任而不知道有宝钗进京待选的事。所以,第五回里写【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说明聪明如黛玉,在那时也是不知宝钗是在待选,把她当成了玩伴儿的竞争对手了。
可以这么归纳总结,一开始众姐妹包括宝玉,不知道宝姐姐进京待选秀女,但当她真的去参选了,就会有风声。这时,宝姐姐去参选了,家里的姐妹和宝玉就是知道,只不过大家都很精明——这事成了好说,输了就要装作不知道免得宝姐姐面子上挂不住。所以宝钗那个时间点,宝钗自己说身体不舒服,就是怕被说成落选了失落了闹情绪。而姐妹们只能等到过些天,事情淡了再去看她,或者她自己走出来和大家玩耍,不然怕被认为是去看她笑话。
四、薛姨妈为什么要把宫花送人
薛姨妈因为要把宝钗落选的纪念品宫花拿来送人?这要看第七回原文的一个隐写原话是【周瑞家的轻轻掀帘进去,见王夫人正和薛姨妈长篇大套的说些家务人情话。】这里的王家姐妹在那里长篇大套的说些家务人情话,可以包括很多。只不过,作者不好意思直写了贬低王家姐妹的话和不为了情节过于直白,采用了一笔带过留白的写法,让读者自己去体会这段话的弦外之音。
当时的贾家内宅家务人情,最主要的,能影响到王夫人情绪的,就是黛玉进府,跟贾母住,把三春移到了王夫人那边。要知道,三春没一个和王夫人有血缘关系,不是她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她能有啥感情而言?我们用脚趾头想想,都能知道,宝玉是王夫人亲生的儿子宝贝旮瘩,她最想要的结果就是黛玉来了,贾母那边人多老人家带不过来了,就把宝玉移到她那边住。这也是最正常的操作,因为宝玉黛玉再小,也是男女有别的。贾母带四个女孩子,比带宝玉和黛玉好管理。可是,贾母偏不走寻常路,把三春三个姑娘移到了王夫人那边,把宝黛留下了,换哪个做母亲的会没有想法?
贾母的这个反常操作,不说王夫人,我们读者旁观都看不下去。这事,王夫人又不能当着其他人比如邢夫人尤氏李纨等抱怨,她只能到自己的亲妹妹那里吐槽了,因为亲妹妹不会出卖她,不会把这些不满泄露出去。分析完了当时贾家内宅的主要家务人情,就不难得出这个【长篇大套】的谈家务人情中,有王夫人抱怨贾母操作的不满,也有对这几个跟自己没有半点血缘关系姑娘难带的不满,也会有对贾母在宝黛二人未来关系的揣测和不满……
薛姨妈听了姐姐的吐槽家务人情,这让她想起了宝钗落选的一盒宫花了。她把宫花拿出来送人,一是替王夫人收买人心,你们看看王夫人的妹妹都重视三春和黛玉,王夫人能拿这几个和她没有血缘关系的姑娘不好吗?二是替自己和宝钗收买这些人心。三是向姐姐表决心,她家宝钗是不在乎进宫做才人赞善这事儿的。那么宝钗在乎谁呢?这也在她们姐妹私下的长篇大套的家务人情中。四是宝钗落选了,薛姨妈和王夫人开始计划金玉姻缘了,那么宝钗再戴或者留着落选宫花就不合适了的情况下,留着宫花放过时了就失去了价值了。薛姨妈是商贾人家,做什么事都会考虑价值好利益的。与其留着新宫花,等到新宫花传到外面满市面都有防制品了,不如现在还是紧俏货时拿出来做个顺水人情来的实在。
五、周瑞家的送宫花顺序
周瑞家的接到薛姨妈的差事,她按着自己的顺路省时省力的顺序,就是从薛姨妈的梨香院出来直接进入王夫人的院子,先把三春和凤姐的送了。因为三春跟着王夫人住,凤姐和贾琏住在王夫人的前院,她们四个都没出王夫人的大院子。然后,周瑞家的再去贾母的院子里,到黛玉的屋子里送宫花。这也是第七回文本里周瑞家的的实际走的路线。
还有一种送宫花顺序,就是周瑞家的应该遵照薛姨妈的话来送。也就是先送给三春,再出了王夫人的院子,到贾母那里送给黛玉,然后再返回王夫人的住处到凤姐家里送宫花。
在红楼梦时代,是很讲究阶级和尊卑有序的。这个阶级就是主\\子和下人之间是不平等的,因不平等产生了尊卑。这个尊卑就是维护社会和家庭秩序的。我们知道的,就连请客吃饭,也要有尊卑主客之分。出去到酒楼吃饭,主席上的人先点一道菜,这个人如果点的这道菜价格是二两银子,那么其他人在点菜时,每道菜是不能超过主菜的二两银子价格。不然就是失去了礼节是不懂规矩出乖露丑的事儿了。从我举的请客吃饭这个例子都有讲究看,周瑞家的做为仆人送宫花,没有按着薛姨妈的吩咐顺序,先三春后黛玉再凤姐的顺序就是失礼了是犯错了。
说到了失礼,各家有各家的用人下人,薛家使贾家的用人去给他办事也是失礼的。可是,周瑞家的名义上是贾府的婆子,挣贾府的工资,可她也是从小在王家长大的奴才,是王夫人的陪嫁丫鬟,她是和薛姨妈也有火主仆关系的人,所以,换作是林之孝家的,薛姨妈是万万不敢指使她替她干活的。
也正是有这层过去周瑞家的也是王家小姐们的仆人关系在,薛姨妈也就没把周瑞家的当外人看,也没去想派周瑞家的帮她送宫花失不失礼的。同样,周瑞家的也清楚,是薛姨妈念过去情谊,没把她当外人才不管礼节问题让她帮忙送宫花的,也就会出现她自作主张安排送宫花顺序的事儿。因为在她心里,凭她和薛姨妈的关系这也不算个事儿。
六、黛玉为什么开怼周瑞家的
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知道《红楼梦》成书时代,有选秀女淘汰赠送宫花的规矩,那么,曹翁是那个时代的人,写的书是给那个时代的人阅读的,他没有那么高远的预见性,知道二百年后封建王朝的覆灭,三妻四妾制和选秀制的终结,二三百年后的读者会不大知道宫花代表选秀失败了。曹翁就以他当时的认知,以为有交代了薛宝钗要进京待选,再薛家出现新宫花,读者一下子就明白了他是在说什么事了。
林黛玉是书里那个时代的人物,她心比比干多一窍,她的聪明是不容质疑的。当她看到薛姨妈派周瑞家的送来的宫花,是一下子就知道了薛宝钗去选秀失败了。也马上明白了,薛家不留着宫花做纪念的最大别有用心,就是宝钗要彻底放弃进宫做才人赞善的念头了,那么,退而求其次薛家一个商贾世家,能给女儿找到一门百年荣耀世袭的公爵望族的贾家做下家,是属于高攀了。
黛玉刚开始就对宝钗有一种不服气不忿的感觉藏在心里,那还只是为了争个玩伴,这下子到了终身大事上,黛玉都很宝玉同吃同住有了感情基础,虽然年纪尚小,但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是自然而然的。
所以当黛玉看了一眼宫花后,心里不舒服。所以那天,周瑞家的怎么走送宫花的路线,黛玉都有怼她的话。
不信,我们假想一下,周瑞家的第一个送给她,黛玉会说,怎么不先让她们先挑?我是那小心眼的人吗?按着薛姨妈吩咐的顺序送,黛玉也可以说到底我是沾了贾家姑娘的光了,不然还能想到我?或者看到凤姐的是四支,自己的是两支,会说这是分不下去了,才想到我了。
大多读者,读黛玉怼周瑞家的,那句【我就知道么,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呀。】单从字面理解是黛玉嫌弃她的花是被挑剩的,其实还有一层含义,就是黛玉不待见宫花,是她也在明志,她也不稀罕进宫,也是志在必得宝玉的。这就像宝玉给她北静王的手串,她说什么臭男人的东西,我不要异曲同工。
有红学家比如周汝昌先生就认为,送宫花黛玉怼周瑞家的是她尖酸刻薄了。其实,周瑞家的被怼并不冤枉。从第七回里,可以看出,她进了宝钗的屋子里是对宝钗十分恭维和支持宝钗和宝玉在一起并暗踩黛玉的。她问,姑娘怎么不过那边,是和你宝兄弟吵架了吗?这就是有暗讽黛玉时常和宝玉闹别扭。又偷听了王夫人和薛姨妈的长篇大套谈家务人情,这里少不了她们对黛玉的不满。周瑞家的也是人精,一下子就知道了在她##心目中,宠宝钗敌视黛玉,她自然而然也就跟她##一条心的。
这些,虽然黛玉没有在现场亲眼所见。但是黛玉是懂薛家人不能随便指使贾家仆人的道理的,那么薛姨妈不怕失礼让周瑞家的替她送宫花,也就是说明了她们之间关系密切,周瑞家的跟薛姨妈宝钗是一条线的。那么,对她和宝钗之争,周瑞家的是会站队宝钗的。所以,仗着贾母的宠爱,仗着那时还有父亲林如海可以依靠,黛玉就借机对周瑞家的进行敲打,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这也是黛玉在贾家要想不被人轻视了的一次捍卫尊严和地位的保卫战。看着是黛玉出言不逊,其实是另有原因,不能用尖酸刻薄来评价,因为曹翁写这个情节不是要贬低黛玉的,而是要塑造黛玉果断思维敏捷敢爱敢恨的性格的。
至于,周瑞家的日后,传播冷香丸的梗,美化神话宝钗,那就是黛玉能左右的了。有人说黛玉不该怼周瑞家的,那样周瑞家的就不会站队到薛家金玉姻缘说里了。别说黛玉不能跑到时间的前头去,就算她有那个本事预知未来了,周瑞家的也是王家的旧仆,就算当初送宫花时,黛玉给她一把打赏的碎银,她也是会站队薛家宝钗的。所以说,左右周瑞家的都不是贾母宝玉黛玉这边的人,对会是冷香丸和金玉姻缘的传播者,那就先怼了她,打压她的气势,让她在明面上不敢再忽视轻视自己才是正经。
七、宫花与贾琏的关系
第七回回目【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可是,历来解读第七回送宫花时,读者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黛玉怼周瑞家的。而对上了回目的贾琏多是说他和凤姐荒淫过度大白天的行房事,和寡居的堂嫂李纨的只身影单做对比。而且书里,也确实没有对贾琏和凤姐的房事进行过多的笔墨描写,只是通过周瑞家的视角一笔带过。
那么,作者单纯就是标题党,以涉黄来吸引人眼球吗?答案肯定不是这样的。
这里不以“送宫花黛玉”如何宝玉如何做回目,一是宝玉的名字在后面回目里出现,二是当时黛玉在宝玉屋里玩解九连环,再怎么以年龄小为借口,出现在回目上也有涉嫌男女不是夫妻过于亲密的嫌疑。
也不能用三春的名字上回目,因为是探春和迎春下棋,惜春在和智能儿玩,她们和薛家宝钗不存在竞争关系,对宫花只能说出于礼貌的敷衍过去了就行了,没有黛玉对宫花的抗拒心里逆反心理,也没有凤姐大白天的和贾琏作爱让人有遐想和批判意义。所以,纵观送宫花全过程,没有比用贾琏夫妻的那点事上回目精彩的了。
至于凤姐的另两支宫花,送给了秦可卿,那是宫花又一个社交的用途了。在解读,秦氏托梦给凤姐时,已有解读不再赘述!送宫花就说到这里了。
(完)
2024-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