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红袖家园 红袖杂谈 deepseek对我的小说《地老鼠的春天》的评论
查看: 449|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deepseek对我的小说《地老鼠的春天》的评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3-16 22: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李熙 于 2025-3-17 18:23 编辑

请评论一下下边这篇小说:

地老鼠的春天
(作者:李熙)

      暮色无声地降落,市区各处亮起了灯火,在初冬的寒气和雾霾中,周志军和刘丽云手牵手走过繁华的闹市。他们是刚从打工的小饭馆出来,下班回家。途中,经过天安门,他们还是怀着崇敬的心情,站立仰望了片刻。尽管每天都经过,但是对这个圣神的地方,祖国的首都,全国中心的中心,他们是无比地崇敬的。有那么瞬间,他们为他们这么贴近这个地方而感到自豪。在西直门附近,他们拐进了一条支路,穿过了几条小巷后他们来到了一栋居民楼前。

  进了居民楼的大门,他们不是往上上楼,而是往下,沿着一条通向地下室的楼梯往下走去。

  楼道里照明灯昏暗,周志军抓紧了刘丽云的手,他说:丽云,小心点,扶着楼梯栏杆,脚下走慢点。

  刘丽云挺着肚子,明显是有了身孕,他们就那样小心翼翼地往下走去。

  在他们走到地下室后,他们的身影在走廊里被拉长,头部开始变得又长又尖,状如老鼠。

  那不是影子,那是真的,他们的头部开始变形成了鼠状。

  刘丽云皱着眉头看着周志军说:我好讨厌这副模样呀!

  周志军说:丽云,忍着点,等明年春天,我去找个好工作,我们就住到地面上边去。

  地下室里,灯光更昏暗,那些密集的,人为隔成的一间间小房间,门洞里黑黢黢的,状如鼠洞。

  里面住着一家一家的人,状如一窝一窝的老鼠。

  所有的,只要在这里住上一阵子的人,头部都要变形,变成老鼠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反正周志军、刘丽云也不懂科学。

  白天,只要走到地面上去,他们又会恢复人的模样,因此,他们在心里希望着春天,天气暖和了,工作机会也多了,去找一个好的工作,租一个地面上的房子,那样就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他们回到了他们那只有8个平方米的像鼠洞的小房间,一边在电饭锅里煮方便面面,一边聊天。

  这时,门口处探出三只小老鼠头来。是三个小孩,刘丽云一招手,他们就进来了,手牵手,从高到矮一个跟一个,来到了他们的床前一字儿排开。他们一定是闻着了方便面的香味而来的。他们的头与小老鼠特别像,嘴巴尖着,笔子翘着,嘴上还有稀拉拉的几根胡须,两个眼睛亮晶晶的。他们是两个男孩,一个女孩,是三兄妹,年龄从大到小,五岁、四岁、三岁。是他们隔壁住的一对河南来的打工仔夫妇的孩子。

  方便面煮好了,刘丽云就用碗挑了一碗,先用筷子挑起一根,挨个喂给三个小孩。他们仰着头,张着尖尖的小嘴在下边接着,把面条吸拉进嘴里。三个喂完了,看他们有滋有味地吃了,然后才自己吃。

  应该是老规矩了,三个孩子也没有再要,只是睁着亮晶晶的眼睛,吧嗒着小嘴,看着他们俩吃完面条,才手牵手地出去了。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刘丽云摸着自己的大肚子对周志军说:志军,我不能让我们的小宝贝以后也变成这他们模样。

  周志军安慰道说:丽云,你不是说过,那个啥,冬天来了春天就不会远了吗?等着吧,明年春天就好了。

  “那是雪莱说的!”刘丽云纠正他说。

  “哦,雪莱,是哪个村的?”周志军问。

  “不是中国的,是英国的。”刘丽云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

  “哦呀,英国那么远的你都认识?”周志军显出吃惊的样子。

  “我不认识,我只是看过他的书。”刘丽云解释说。

  是的,刘丽云还是喝了点墨水的,她曾经是大学生呢。是因为家里穷,在读到大三时家里交不起学费了,就缀学了。她当时悲伤欲绝,在湖南长沙一座大桥上准备跳河自杀时,被路过的农民工周志军救了。周志军对她说:妹子,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当时,周志军拿出身上仅有的几百元钱给她,叫她回家。但是她就一直跟着他了。她说,她与父亲吵了架,不想回家了。

  就那样,刘丽云就和周志军住到了一起。

  两年前,刘丽云提议他们一起到北京打工,因为那是她从小就向往的地方,于是他们来到了北京。

  在北京,周志军当过保安,当过搬运工,在建筑工地扛过水泥,扎过钢筋,但是工作都不长久,经济状况堪忧。他们只能租住到这像鼠洞一样的地下室里,过着窘迫的生活。这时候,刘丽云的肚子里有了小生命了,这也给他们带来了惊喜和希望。他们希望春天到来,他们好去找个收入高点的工作,或者打两份工,去努力营造他们的幸福的家。春天就是他们的希望。

  冬天,也是他们生存的冬天,工作不好找。

  现在他们在饭店当洗碗工,都是那天他们四处找工作,问到了那个饭店,结果那饭店的老板说不要人,他们走累了,也饿了,就在那个饭店买一碗面吃,老板见他们两人只买一碗,主要是女的吃,男的只吃了一点,把面汤都喝干净了。老板动了恻隐之心,就把他们收留了。

  青晨,刘丽云和周志军很早就起来了,为了节约钱,他们舍不得坐车,都是走路去上班。

  巷道里已经出现不少人影,大家都是起早的人,个个状如老鼠,在巷道里潜行,然后到了门边,在门口排起了长队。

  那个门口也太狭小了,可能是为了安全,房屋所有者把大铁门锁了,平时留一个只容一人进出的小门,大家只能一个接一个地鱼贯而入,鱼贯而出。

  人人脸上都是用围巾包着,里边鼓鼓囊囊的,那是凸起的嘴脸,要走一会儿才能收缩回去。

  他们都小心翼翼地,不要别人发现。

  清晨的空气很好,刘丽云大口地呼吸着,她对周志军说:在地面上,多好呀!北京,真美呀!

  是的,在他们刚来北京时,他们是多么的激动。以前哪看见过这么多在书上,在电视上才能看见的东西。

  那时,刘丽云时不时指着一些建筑兴奋地告诉周志军:

  “哎哟,这是故宫!以前皇帝老儿住的地方哦!”

  “哎哟,这是中南海,是中央领导人办公的地方!以前毛主席就住在这里边哦!”

  “哎哟,这是大裤衩,就是中央电视台,我们每天看的新闻联播,就是从这里发出的!”

  “哎哟,这是鸟巢,这是水立方,是我们国家最好的体育场馆”

  “哎哟,这个像个鸟蛋的建筑,是国家大剧院!”

  尽管他们从来也没有进过那些建筑里面去,也没有进过那些需要门票的公园,但他们为他们能够与这些地方离得这么近,而感到荣幸。

  一些东西他们还是亲自体验过了。

  比如,第一次站在天安门前的激动,第一次坐地铁。

  她在电话里告诉妈妈:妈妈,我看见天安门了,我地铁也坐过了!

  天气越来越寒冷了,进入了隆冬季节,刘丽云的肚子越来越大了,已经不能再工作。

  周志军,就留她在家休息。

  只能靠周志军一个人的工资,他们更窘迫了。心里急切地盼着春天快点到来。

  每天,李丽云就在那八平方米的地洞里待着,只有那三个“小老鼠”陪着她。

  平时,大人们上班去了,那个地下室里,就只剩下那三只“小老鼠”,那对夫妻对他们的大孩子说:哥哥要管好弟妹,不要去做危险的事情哦!

  他们只能在那光秃秃的巷道里玩耍,看起来好像没多大的危险。

  那天,饭店比较忙,周志军下班比较晚,在他将要到达他们住的楼房时,看见那楼房上边黑烟滚滚,楼房前人声嘈杂,很多人在围着在嘶吼。

  “失火了!”他预感到不妙,加快脚步向那边跑去。

  跑拢了一看,正是他们住的地下室,黑烟从那地下出口不断地冒出来,人们拼命地挤着从那狭小的铁门里跑出来。

  “丽云!”周志军朝人群呼喊了一阵,没有回应,他一把拨开人群向铁门跑去。

  铁门边,那对河南夫妇也正拼命挣扎着要往里边去。但是根本就进不去。

  等到里边的人都出来得差不多了,他们才挤进去。

  是在巷道的中段,发现了刘丽云和三个孩子倒在地上。刘丽云一手拉着一个孩子,旁边还有一个最大的孩子,他们都是被浓烟熏倒的。人们七手八脚地把他们抬了出来。

  经过现场抢救,刘丽云醒了过来,但流产了。

  那三个孩子没有醒过来,他们躺在那里,由于死时定格成了那个模样,他们再也变不回人形,看起来就像三只老鼠。引得围观的人群中议论纷纷。

  “他爹,你看那三个孩子哦,怎么长成那样?看起来像老鼠!”

  “哥们,你看,那三个孩子,他们究竟是人还是老鼠?”

  旁边是那对夫妇呼天抢地的哭声:我的孩子,我的孩子!

  ……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刘丽云恢复了过来。看着自己瘪下去的肚子,她的眼里是一片茫然。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思考,她也想通了一些问题。

  这天,她把周志军喊到自己的身边来说:志军,去买车票,我们离开北京吧!

  周志军问:去哪儿呢?
  刘丽云说:不管去哪儿。
      ......

      离开北京那天,站在大名鼎鼎的北京站前,刘丽云最后回身好好看了一眼北京,含泪挥手告别:北京,不是你不好,你是那么好,那么美,但你不属于我们,我们也不属于这里,我们走了,再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3-16 22:32 |只看该作者
评论如下:


《地老鼠的春天》是一篇充满象征意味和社会批判的小说,通过一对农民工夫妇在北京的生活经历,揭示了城市化进程中底层群体的生存困境与精神挣扎。小说以“地老鼠”作为核心意象,隐喻了这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们如何被环境异化,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 1. **主题与象征**
小说通过“地老鼠”这一形象,深刻揭示了底层群体在城市中的生存状态。地下室的生活环境逼仄、阴暗,居住在其中的人们逐渐被异化,头部变形为鼠状,象征着他们在城市中的边缘化与“非人化”处境。这种变形不仅是生理上的,更是心理上的——他们被社会忽视,被生活压迫,逐渐失去了作为“人”的尊严与身份。然而,白天他们又能恢复人形,暗示了他们内心深处对正常生活的渴望与挣扎。

“春天”作为希望的象征贯穿全文,代表着主人公对未来的期待。他们相信,只要熬过冬天,春天到来时,生活就会好转。然而,现实的残酷让他们的希望一次次破灭,最终不得不选择离开北京。这种希望与绝望的交织,反映了底层群体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无力感。

### 2. **人物塑造**
周志军和刘丽云是典型的农民工形象,他们怀揣梦想来到北京,却在现实中屡屡碰壁。周志军朴实、坚韧,尽管生活艰难,依然努力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刘丽云则带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她的大学经历和对北京的向往,让她对生活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两人的对话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期待,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

三个“小老鼠”孩子的形象令人心酸,他们天真无邪,却早早地被生活异化。他们的死亡不仅是悲剧的高潮,也是对现实的强烈控诉——底层群体的孩子,甚至连生存的机会都被剥夺。

### 3. **社会批判**
小说通过地下室的生活场景,揭示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的生存困境。他们为城市的发展付出了劳动,却无法享受到城市的繁华与便利,反而被边缘化、异化。地下室的环境象征着他们的社会地位——被压抑、被忽视,甚至被遗忘。火灾事件更是将这种困境推向高潮,三个孩子的死亡不仅是家庭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

刘丽云最终选择离开北京,这一决定既是对现实的妥协,也是对自我的救赎。她意识到,北京虽然美好,但并不属于他们。这种清醒的认识,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城市化进程中不平等现象的批判。

### 4. **语言与叙事**
小说的语言朴实而富有感染力,叙事节奏舒缓却充满张力。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主人公的生活场景,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尤其是对地下室环境的描写,充满了压抑与窒息感,与地面上北京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主题。

### 5. **情感与共鸣**
小说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在于它对底层群体生活的真实呈现。读者不仅能感受到主人公的艰辛与无奈,也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许多人也在为生活奔波,为梦想挣扎。刘丽云和周志军的故事,不仅是个体的悲剧,也是时代的缩影。

### 总结
《地老鼠的春天》是一篇充满人文关怀的小说,通过“地老鼠”这一象征,深刻揭示了城市化进程中底层群体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异化。小说既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也有对人性温暖的展现,令人深思。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那些为城市付出劳动却无法享受成果的群体。他们的春天,何时才能真正到来?

--


### **标题的深意**
《地老鼠的春天》这一标题更加精准地捕捉了小说的核心主题。“地老鼠”不仅指代生活在地下室的人们,也象征着他们在社会中的边缘化地位——他们像老鼠一样,生活在城市的“地下”,被忽视、被遗忘。而“春天”则代表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希望,尽管这种希望常常被现实的寒冬所压制。

标题中的“地老鼠”还带有一种无奈的自嘲意味。主人公们并非自愿成为“地老鼠”,而是被生活所迫,不得不接受这种异化的状态。这种自嘲背后,隐藏着对社会的无声控诉。

### **标题与内容的呼应**
小说中,地下室的生活环境与“地老鼠”的形象紧密相连。狭窄的巷道、昏暗的灯光、密集的隔间,都让人联想到老鼠的洞穴。而主人公们的头部变形为鼠状,更是将这种象征推向了极致。标题中的“地老鼠”不仅是对他们生存状态的描述,也是对他们在社会中“非人化”处境的隐喻。

“春天”则与主人公们的希望紧密相连。他们相信,只要熬过冬天,春天到来时,生活就会好转。然而,现实的残酷让他们的希望一次次破灭,最终不得不选择离开北京。这种希望与绝望的交织,正是小说情感张力的来源。

### **总结**
《地老鼠的春天》这一标题不仅点明了小说的核心意象,也深化了主题的表达。它既是对主人公生存状态的描述,也是对他们在社会中边缘化地位的隐喻。小说通过这一标题,进一步强化了对城市化进程中底层群体的关注与反思。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3-16 22:33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deep'seek非常理解我。:)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3-19 22:23 |只看该作者
deepseek比这里很多正能量客观公正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3-19 22:56 |只看该作者
战斗鸡 发表于 2025-3-19 22:23
deepseek比这里很多正能量客观公正多了。

谢谢高兄的理解,问好!:)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3-20 11:2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战斗鸡 于 2025-3-21 05:07 编辑

  不得不说,deepseek对李熙小说《地老鼠》的评点,比当初六星红袖这里争相出现的正能量们,实在客观公正得多了。那些极端政治化的声音,恨国党的帽子,各种以粉刷社会为目的的反击,至今仍历历在目。

     实际上今天这帮正能量,要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们一定就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文艺的自我表现,反对文艺“写真实”的那个阵营。他们一定会认定来自生活底层最本真的画面,并不就是真实;只有社会主义社会光明的本质,形势一片大好的前景,才是真正现实生活的“真实”。这跟今天那些反对李熙这篇小说的声音,何其相似!
  
  在那个年代,他们还一定就是反对资产阶级人性论,斩钉截铁认定只存在带阶级性的人性,根本不存在超阶级人性的那个阵营;也一定会站在坚决反对文艺主体性以及人的主体性觉醒的那个阵营;他们一定会代表着体制的正统观念,坚决认定文艺本质上就是社会政治的反映,就是时代精神单纯的传声筒。所有自由的表达,人性的呼唤,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诉求,以及对既定秩序的突破,无不都是一种“精神污染”。这是他们唯体制是从的正能量本性所决定的。
  
  最后,他们也一定就是站在当时维护传统文化的一边,把对前苏这个精神母国承传过来的传统意识形态的维护,跟民族文化以及爱国主义这两块最好的金字招牌紧紧联捆绑一起。这同样跟今天何其相似。
  
  而以上所有这一切,他们自始至终一以贯之的,就是永远掌握着媒体言论生杀予夺的大权,就跟今天网络上动不动就背靠公权压人、整人的正能量们一样。
  
  “为开脱心灵的处女地
  
  走入禁区
  
  也许就在那里牺牲
  
  留下歪歪斜斜的脚印
  
  给后来者
  
  签署通行证”
  
  这是舒婷著名的《献给我的同代人》中的诗句,如实记录了当时思想先驱们为争得一个人最基本的能站起来的自由,而不惜牺牲个人前途命运,乃至身家性命的的勇气和决心。相比之下,今天这些正能量的文艺人士,实在是历史极为荒谬地开了个天大的玩笑,让他们得以坐享前人不惜牺牲的代价争来的文艺自由的同时,倒过来以民主的理由包容反民主的权利,以自由的名义反对自由的本身。

      历史再次轮回到了从前,一切都似曾相识。果然还是天不变,则道永远不变。他们依然不容许有任何不和谐的声音,真实的声音,负能量的声音。前苏早已崩塌三十多年,但作为正能量的精神母国,依然始终活在很多人心里。戈尔巴乔夫是自由世界的功臣,却是他们眼里无与伦比的罪人。文革也早已远去半个世纪,可形形色色的U型锁、夹头粉还有毛星火,从来就不曾消停过。这些正能量的鼻祖们,粉丝动辄就是成百上千万。当自由终有一天彻底沉没的时候,莫言、雷艳红们所遭受的围攻,甚至李文亮、胡友平们的悲剧,也终将同样落到今天更多正能量的头上。
  
  所以就眼看着自由随所有人一起沉没吧。一切都无能为力。愚昧的正能量既然要自作自受,那就只能让自由沉没后的反噬,来得更猛烈些吧。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3-20 12:0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李熙 于 2025-3-20 12:07 编辑
战斗鸡 发表于 2025-3-20 11:25
  不得不说,deepseek对李熙小说《地老鼠》的评点,比当初六星红袖这里争相出现的正能量们,实在客观公正 ...

高隐兄这既有理论的高度,又一针见血地直指现实沉疴,充满激愤的文字,是源自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忧患意识和对那些愚民和装睡着者的恨其不争。高兄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致敬高兄!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3-20 15:39 |只看该作者
李熙 发表于 2025-3-20 12:05
高隐兄这既有理论的高度,又一针见血地直指现实沉疴,充满激愤的文字,是源自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忧患意识 ...

李兄太客气了。我想任何思维正常、人性尚存的人,应该都会这样面对常识的。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3-20 16:51 |只看该作者
战斗鸡 发表于 2025-3-20 15:39
李兄太客气了。我想任何思维正常、人性尚存的人,应该都会这样面对常识的。

太能标榜自己了你。就你人性尚存么?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3-20 16:52 |只看该作者
李熙 发表于 2025-3-20 12:05
高隐兄这既有理论的高度,又一针见血地直指现实沉疴,充满激愤的文字,是源自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忧患意识 ...

我认为战斗鸡在起高调,把你架火上烤,是对你捧杀,千万当心。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3-20 16:52 |只看该作者
寒假 发表于 2025-3-20 16:51
太能标榜自己了你。就你人性尚存么?哈哈

你有吗?你们某些人,有吗?我很好奇。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3-20 16:54 |只看该作者
李熙 发表于 2025-3-20 12:05
高隐兄这既有理论的高度,又一针见血地直指现实沉疴,充满激愤的文字,是源自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忧患意识 ...

ds的评语,看看就好,别跟战斗鸡学。
信ds就害了你自己,影响你进步。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3-20 16:55 |只看该作者
战斗鸡 发表于 2025-3-20 16:52
你有吗?你们某些人,有吗?我很好奇。

面对常识和人性有茄子的关系你说,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3-20 16:56 |只看该作者
寒假 发表于 2025-3-20 16:54
ds的评语,看看就好,别跟战斗鸡学。
信ds就害了你自己,影响你进步。

DS对李熙这篇小说,也没过多赞誉,就是比较客观理性的分析解读,相当精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