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战斗鸡 于 2025-5-2 18:02 编辑
哲学的终点是诗,同时又不排斥理性,而是尊重理性。这种空话说起来很容易,就像是把诗和理性两个不相干的部件硬生生焊在一起那样,自以为说圆满了,实则内部逻辑结构完全是分裂而互不相干的。
终点是诗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处于决定性的、终极性的、代表着正确性的主流地位,非诗莫属。而诗正如楼主自己所说,就是“情感的表达”。情感和理性,也就是非理性和理性,那是完全并列对立的不同存在。非理性的诗既然占了哲学的统治地位,还有理性什么事?所谓不排斥,所谓尊重,不过是些表面务虚的空话。理性根本就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只有“诗意的栖居”才是哲学真正的本质精神。
而非理性的诗性“哲学”会是什么样子呢?无规则规律、无逻辑无理由、无因果必然,不再需要讲什么道理,想象的翅膀随心所欲,也不需要什么真相,不需要什么对错善恶,只需要情绪和屁股就成。甚至像海德格尔的语言欺诈一样,根本不需要任何人看懂。一切尽在不可泄露的天机之中,在教堂赞美诗的咏唱之中。
哲学从此失去了批判和规范的本性,哲学沦为可有可无的东西,退出公共领域,成为私人客厅或舞会上的浅吟低唱。哲学从此不再需要真理和智慧,甚至倒过来可以成为反智反文明绝佳的实验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