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春分时节,山寨来了位不速之客。
那日清晨,老梁正在后院劈柴,忽听寨门处传来一阵清越的剑鸣。他抄起九环刀冲出去,却见一位素衣道姑立于门前,手持拂尘,眉目如霜。她身后跟着两名年轻女弟子,皆背负长剑,神色肃然。
孙婆婆原本在晒药,见来人,手中药筛"咣当"落地。
"师……师姐?"
道姑冷冷扫视山寨,目光最终落在孙婆婆身上:"三十年了,孙师妹,你竟躲在此处,与山匪为伍?"
老梁一听"山匪"二字,登时大怒,正要上前,却被苏婉一把拉住。她低声道:"这位道长内力深厚,不可硬拼。"
孙婆婆深吸一口气,上前行礼:"静玄师姐,当年之事,我已放下。如今这里不是匪窝,而是我们的家。"
静玄冷笑:"家?峨眉弃徒,也配有家?"她目光一转,忽然盯住苏婉腰间的短剑,瞳孔微缩:"这剑法……谁教你的?"
十六
夜深人静,苏婉独自坐在烛下,翻看那本《水月剑谱》。
扉页上,一枚褪色的朱印隐约可辨——那是大内禁宫的徽记。
"果然……"她指尖微颤。这本剑谱,是她幼时从母亲妆奁暗格中偷出的。母亲临终前只留下一句:"若有人问起此谱,就说从未见过。"
门外传来轻叩声。老梁端着碗热汤进来,见她神色不对,皱眉道:"那老道姑为难你了?"
苏婉摇头,犹豫片刻,终于将剑谱推到他面前:"梁叔,这剑谱……可能牵扯到朝廷。"
老梁翻了几页,越看越惊:"这招式……怎么像专克大内侍卫的刀法?"
苏婉苦笑:"我娘曾是宫中女官,后来……死于一场大火。"
两人对视一眼,心中皆是一凛。
十七
翌日,静玄道长提出要与孙婆婆"清算旧账"。
练武场上,二人相对而立。静玄拂尘一抖,冷声道:"孙师妹,当年你盗取《九阴真经》残页,叛出峨眉,今日该有个了断。"
孙婆婆叹息:"师姐,我从未盗经。"
"那经书为何在你房中?"
"因为……"孙婆婆苦笑,"那本就是假的。"
原来,三十年前,峨眉派内有人私通朝廷,欲献《九阴真经》残页换取荣华。孙婆婆发现后,暗中调换,却被栽赃成叛徒。
静玄闻言,面色骤变:"你……为何不早说?"
"我说了,可谁信?"孙婆婆摇头,"师姐,你今日来,真是为了清理门户,还是……另有所图?"
静玄沉默良久,终于长叹一声:"朝廷派人上了峨眉,说要寻一本剑谱。"
苏婉心头一跳:"《水月剑谱》?"
静玄点头:"他们说,此谱关系重大,若有人私藏,满门抄斩。"
十八
当夜,山寨众人齐聚议事。
老梁拍案而起:"娘的,朝廷这是盯上咱们了!"
苏婉沉吟:"剑谱绝不能交出去,否则……"她没说完,但众人都明白——一旦朝廷得知此谱能破大内武学,必会赶尽杀绝。
静玄忽然开口:"苏姑娘,你母亲……可是姓林?"
苏婉一怔:"您认识她?"
静玄叹息:"二十年前,宫中有一位林尚宫,精通剑术,后来……因卷入立储之争,被赐死。"
苏婉脸色煞白。
孙婆婆握住她的手:"孩子,这剑谱,恐怕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十九
三日后,探子来报——五百禁军已至山下,领队的正是大内总管,童贯。
老梁提刀就要冲出去拼命,苏婉却拦住他:"梁叔,硬拼我们赢不了。"
"那怎么办?等死吗?"
苏婉看向静玄:"道长,峨眉剑阵,可否借我们一用?"
静玄沉吟片刻,终于点头:"好。"
当夜,山寨众人紧急演练。峨眉的"柔云剑阵"与老梁的刚猛刀法相融,竟在月光下凝成一道无形气墙。
苏婉立于阵眼,短剑轻挥,剑气如流水般绵延不绝。老梁则如猛虎出闸,刀势霸道却又不失灵动。
静玄看得心惊:"这……竟是刚柔并济的至高境界!"
二十
黎明时分,童贯率军攻山。
他本以为剿灭一群"乌合之众"易如反掌,却见山寨门前,一群女子持剑而立,而为首的虬髯大汉竟与她们气机相连,浑然一体。
"放箭!"童贯冷喝。
箭雨袭来,苏婉短剑一划,剑气如幕,竟将箭矢尽数荡开。老梁趁机突进,九环刀横扫,前排禁军如割麦般倒下。
童贯大惊,亲自出手,一柄软剑如毒蛇吐信,直取苏婉咽喉!
千钧一发之际,老梁与苏婉同时出招——刀光如雷,剑影似水,刚柔之力交汇,竟将童贯的软剑生生震断!
童贯吐血倒退,厉声道:"你们……怎会‘水月合击术’?!这可是……"
"禁宫秘传?"苏婉冷笑,"可惜,它本就是我娘所创。"
二十一
童贯败退,朝廷暂时偃旗息鼓。
静玄临行前,将一枚峨眉令交给孙婆婆:"师妹,峨眉……随时等你回来。"
孙婆婆摇头轻笑:"师姐,我的江湖,在这里了。"
老梁站在山寨高处,望着远去的峨眉众人,忽然道:"苏丫头,你这剑谱……还练不练?"
苏婉微笑:"练,当然练。"她顿了顿,"不过,得改个名字。"
"改什么?"
"《梁山剑谱》。"
老梁哈哈大笑,声震山谷。
从此,江湖上多了个传说——梁山不再是匪窝,而是一座女子当家、刚柔并济的……
温柔乡。
(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