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25-7-5 10:25 编辑
这两天,有关一则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的一个毕业生的事情挺抓人眼球。
事情的大概是,这个毕业已经几年的女生,因为自己骑着一台卖冰激淋的小外卖车摆摊售卖,而据说被她的“母校”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看到了,学校的脸感觉挂不住了,于是联系这个毕业生,要求她下架自己的视频,大意就是影响了学校的“形象”了。
其实,这事情在这样一个时间点上看,也许可能真会有这种“效果”,正是高考结束,学生们要进入各类高校的时候,所以,这视频或许可能真让校方紧张,所以,联系了这个前学生,要求下架视频。
这个女孩子的几个视频我都看了一下,其实真没什么,说有点情绪化,我觉得这也是人家的自由。确实,在视频里,女孩直言不讳,花了四年的时间,投入了不菲的学杂费和青春年华,结果在现实面前一脸无奈,还不如推着冰激淋车子去售卖。
现实,就是这么个现实。我相信她也不是刻意要去黑母校,其实她的母校也大可不必神经兮兮的觉得自己的脸挂不住。说句大实话,当下哪一所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的脸能挂得住?
再说,世间总有千条路,各自的活法不同而已。美团麾下六万多研究生送外卖,也没见他(她)们的毕业学校有啥过不去的,校门照样打得开,新生照样浩荡来。
所以,这事儿目前,声援女孩的,斥责大连医学院中山学院的声浪挺高。校方没做过多解释,只是说没这回事儿,而且学校也不反对学生多样化就业云云。
当然,学以致用是最好的事情,问题是,现在的现实是学了未必致用,为了生存,只能抛弃专业择它而活。
当年,北大陆步轩穿起肉铺油腻腻的围裙当卖肉佬的那一刻,北大算什么?专业又如何?有人惊呼,指责,甚至觉得他是在抹黑北大,几十年过去了,他依旧站在他的肉铺档面上,那是他自己选择的路,让他活下去,且滋润的路,这有什么可以指责的?指责的人的兰花指是不是带了什么非人间的味道了?
陆步轩照样可以走进北大,给他身后无数学弟学妹们讲述自己的人生,可以把自己劳动赚来的血汗钱,捐给他的母校,你看,皆大欢喜么。
绕不过去的话题据要面对,就业难就是难。当然,有没有眼高手低,有没有不肯吃苦,有没有挑三拣四,这些可能会有,但一定不是毕业生的多数。
昨天,我在我们小区里看到了一个骑着小电摩的外卖女孩,骑的速度挺快,但是,她身后居然有两个外卖箱子,正好在我家边上的门洞停下了,我就顺口和她聊了几句,女孩24岁,大学毕业,我问她:多数骑手都是一个箱子,你这怎么两个。女孩说:另外的一个箱子不是送食物的,而是顾客不同要求的时候,需要帮助带的一些东西,比如药品,油盐酱醋什么的。两个箱子外面都很干净,而且上面都带着两个很干净的毛绒玩具,一个是毛毛熊,一个是一只小狐狸,看得出来女孩的生活态度。我没耽误她的时间,只是告诉她小区路窄人车混行别那么快,她点头接受,然后就骑车跑了。
所以,学医的女孩售卖了冰激凌没啥不可以的,说句大实话,活在当下,活,是第一要务。
劳动所得理直气壮。这世界,最大的现实就是文凭已经无法左右和决定你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