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长江杂谈 卢新宁: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楼主: 垃圾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卢新宁: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25-7-12 11:01 |只看该作者
还是让AI解读一下吧: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25-7-12 11:01 |只看该作者
卢新宁的演讲稿《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具有深刻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25-7-12 11:01 |只看该作者
一、直面时代精神困境,唤醒价值坚守意识
‌批判社会信仰危机‌:文章直指当代青年面临的价值虚无困境——"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揭示了物质繁荣下精神信仰的失落,引发对社会功利化趋势的反思。
‌破解"怀疑主义"陷阱‌:警示当利益成为唯一价值标准时,"怀疑"可能异化为否定一切的"粉碎机",呼吁避免青年滑向"精致利己主义"的深渊。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25-7-12 11:02 |只看该作者
二、重塑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
‌重申教育本质‌:强调北大中文系赋予的古典文化底蕴(《诗经》《楚辞》、老庄孔孟思想)应成为对抗世俗化的精神资源,主张学术独立与风骨尊严高于权谋适应。
‌提出"坚守优于适应"‌:引用清华学者的观点,指出社会更需要北大人的精神坚守而非功利性适应,呼应西南联大知识分子"衣衫褴褛却器宇轩昂"的信仰标杆。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25-7-12 11:02 |只看该作者
三、激发青年群体的理想主义行动力
‌呼吁守护初心‌:主张在面临现实消磨时,"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以信仰抵御平庸世故,追求"最饱满的人生"而非被动接受世俗规训。
‌定义个体责任‌:提出"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的经典论述,强调个人信仰与家国命运的关联,赋予青年改变社会的使命感。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25-7-12 11:03 |只看该作者
四、引发持续性的公共讨论
‌成为文化坐标‌:自2012年演讲后,文章被反复引用、评论(如学者徐贲撰文呼应),其核心命题"怀疑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持续引发学界与社会思考。
‌预判社会变革需求‌:文中对腐败潜规则的批判与对"光明中国"的期待,在后续反腐行动与文化重建中得到历史性回应。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25-7-12 11:03 |只看该作者
结语
该文的价值在于直面转型期中国的精神困局,将人文教育的终极目标锚定于信仰重建,为青年提供对抗虚无的思想武器,同时以知识分子的清醒守护文明底线。其影响力超越单次演讲,成为当代中国精神启蒙的重要文本。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25-7-12 11:03 |只看该作者
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文/卢新宁

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

一进家门,光阴倒转,刚才那些美好的视频,同学的发言,老师的讲话,都让我觉得所有年轻的故事都不曾走远。

可是,站在你们面前,亲爱的同学们,我才发现,自己真的老了。

1988年,我本科毕业的时候,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出生。

是的,跟你们一样,我们曾在中文系就读,甚至读过同一门课程,青涩的背影都曾被燕园的阳光,定格在五院青藤缠满的绿墙上。但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我们之间横亘着20多年的时光。

那个时候我们称为理想的,今天或许你们笑称其为空想;那时的我们流行书生论政,今天的你们要面对诫勉谈话;那时的我们熟悉的热词是民主、自由,今天的你们记住的是“拼爹”、“躲猫猫”、“打酱油”;那个时候的我们喜欢在三角地游荡,而今天的你们习惯隐形于伟大的互联网。

我们那时的中国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苦苦寻找迷失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样的青年喜欢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

20多年时光,中国到底走了多远?存放我们青春记忆的“三角地”早已荡然无存,见证你们少年心绪的“一塔湖图”正在创造新的历史。

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站在更高的起点。

我们想说的是,站在这样高的起点,由北大中文系出发,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庇荫,更不少历史文化的熏染。

《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思想,李白杜甫的词章,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

我不需要提醒你们,未来将如何以具体琐碎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也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你们的万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

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

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

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也许有同学会笑话,大师姐写报社论写多了吧,这么高的调子。

可如果我告诉各位,这是我的那些中文系同学,那些不管今天处于怎样的职位,遭遇过怎样的人生的同学共同的想法,你们是否会稍微有些重视?是否会多想一下为什么二十多年过去,他们依然如此?

我知道,与我们这一代相比,你们这一代人的社会化远在你们踏上社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国家的盛世集中在你们的大学时代,但社会的问题也凸显在你们的青春岁月。你们有我们不曾拥有的机遇,但也有我们不曾经历的挑战。

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

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

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变成钱理群先生所言“精致利己主义”,世故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而北大会不会像那个日本年轻人所说的,“有的是人才,却并不培养精英”?

我有一位清华毕业的同事,从大学开始,就自称是“北大的跟屁虫”。对北大人甚是敬重。谈到“大清王朝北大荒”江湖传言,他特认真地对我说:“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

这让我想起中文系百年时,陈平原先生的一席话。他提到西南联大时的老照片给自己的感动: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这应当就是国人眼里北大人的形象。

不管将来的你们身处何处,不管将来的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是否都能常常自问,作为北大人,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那种精神的魅力,充实的人生,“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是否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共鸣?

马克思曾慨叹,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

今天的中国,同样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信仰的人。

也正因此,中文系给我们的教育,才格外珍贵。从母校的教诲出发,20多年社会生活给的我最大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

不用害怕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不用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明智,不要照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

梁漱溟先生写过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我很喜欢这个书名,它以朴素的设问提出了人生的大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事在人为,未来中国的分量和质量,就在各位的手上。

最后,我想将一位学者的话送给亲爱的学弟学妹——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25-7-12 11:04 |只看该作者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25-7-12 11:0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垃圾鹰 于 2025-7-12 11:13 编辑
垃圾鹰 发表于 2025-7-12 11:04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 ...

这是直接扇那些窝囊废嘴炮侠们的碧莲。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25-7-12 11:05 |只看该作者
不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吗?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25-7-12 11:06 |只看该作者
不就是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吗?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25-7-12 11:06 |只看该作者
不就是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吗?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25-7-12 11:08 |只看该作者
连基本的口号都理解不了理解不透,尔等有何颜面替中国发改委、外交部和国防部研究国策?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25-7-12 16:28 |只看该作者
我们前后脚进人民日报社,她略晚一点儿。
她们女宿舍在三楼,我们男宿舍在二楼。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