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秦川梦回 于 2025-7-16 17:54 编辑
“敬惜字纸”的理念大约起于宋代。随理学的发扬光大由官宦、士大夫深入百姓,成为国人意识形态中的一个古怪行为。 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老天对它如此重视,敬它就是顺应天理。 五四运动打倒了孔家店,做为分店的理学自不能免,“敬惜字纸”遂退化为穷乡僻壤残存的惜字塔、字纸窟和寺观里焚化字纸的铁炉。 “敬惜字纸”重点在字,不论写着、印着什么,只要有字,便须敬惜。脏了,废了,香汤洗净,晾干后焚烧。没有文字的纸张倒不要紧。 我从启蒙那天就开始制造字纸。草稿、作业、试卷、书信、标语、表格、技术文件、图纸、年终总结、学习心得……至今不知造了多少,一吨总有的吧。 时至今日,尽管新媒体已大行其道,但做为一种传承了近一千年的理念,字纸依然在念书人心头放射着神圣的光彩。他们不满足在网络上发表大作,总想把它印成书籍才肯罢休。 于是乎大千世界,人人都在写书、印书、卖书,著作等身的写家满坑满谷。门槛低了,莠草疯长,各种各样的出版物都成了灾了。有些价值的被淹没在海量的垃圾书里,找一本谈何容易。买书成了装点或冒傻气,浏览更是种拨草寻蛇的力气活儿。 许多年来我只读数字读物,鼠标一点就是一篇,石火电光地瞜上一眼便掉臂不复枉顾。 然则无论人们写的、印的是量子力学,是学习材料,是《金刚经》,是心灵鸡汤,是老干诗,是名人八卦,还是“我……去睡你”,用的都是仓颉发明的汉字。若一一按《惜字律》、《惜字征验录》、《文昌惜字功过律》的章程予以敬惜,我将不胜其烦。故我以为五四运动的打倒程朱理学实为今天的读者做了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