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韵学的起源… 文/时光深处
(一)引言
想不到汉唐间的三百多年乱世,佛教传来,文化及文字语言交流,汉语音韵学的萌芽由此而生而渐成气候…记得去年还戏作过一首绝句六朝幻梦,如下:
七绝 六朝幻梦 诗/时光深处
南朝四百八十寺,云散烟消剩几何。 乱世空门稍可慰,草根百姓盼求和。
2024/12/3修订
公元6世纪,由笈多文字衍生出悉昙体(Siddham),梵文的意思为“成就”,它是梵文书写体演化主流中的一个过渡状态,但却是唐初玄奘法师西行时期印度流行的梵文,并因玄奘法师传入印度梵语教学所用的《悉昙章》而得名,并在中国及日本保留至今,成为梵文的一个独特流派。此后的佛教密宗,严格要求用梵语语音念诵真言,引发了隋唐以后对梵语语音的研究,学者们通过分析梵语声母与韵母的结构,产生出了对汉字读音的反切注音法,从而扩大了汉语的流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