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有壶家园 家长论坛 【欣赏古诗】田园乐七首·其三
查看: 4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欣赏古诗】田园乐七首·其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7-29 12:0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频飞 于 2025-7-29 16:07 编辑

采菱溪边风和,随意漫步赏景。
杏花林中居墅,似乎桃花源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7-29 12:0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原文。
田园乐七首·其三
王维〔唐代〕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林西 一作:村西)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7-29 12:0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译文
采菱泛舟体验渡头疾风正吹,拄着拐杖到树林西面看夕阳西斜。
我就是那杏树坛边的渔父,也就是住在桃花源里的人家。

注释
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三角形,叶柄有气囊,夏天开花,白色。果实有硬壳,有角,可供食用。
策杖:拄着棍杖。
桃花源:用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典故。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7-29 12:0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赏析

《田园乐七首·其三》是一首六言古诗。诗的前两句说诗人身处渡头,一边采摘菱角,一边感受着风急浪涌的自然气息;后两句以渔父和桃花源为象征,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向往与赞美。这首诗色彩柔和而温暖,以其细腻的笔触,绘制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田园风光画卷,将人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摹写出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体现出诗人独特的人生哲学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7-29 12:0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创作背景

 《田园乐七首》是王维后期的作品。王维后期对现实基本是抱着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先隐居终南山,后在蓝田辋川得到宋之问的别墅,生活更为悠闲,“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并吃斋念佛,“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这组诗就是作于王维退居蓝田辋川别业时期,故又称“辋川六言”,此诗为其中第三首。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7-29 12:0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7-29 12:0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歡迎赏评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7-29 16:07 |只看该作者
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7-29 18:5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频飞 发表于 2025-7-29 16:07
学习

歡迎频飛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