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荒腔走板 凡夫俗子(我记忆中的那个)
查看: 419|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凡夫俗子(我记忆中的那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8-12 21:4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看到“凡夫俗子”这个名字,我大脑滞了一下,怎么这么熟悉呢?慢慢一想,往事潮涌而来……转眼,九年

记得第一次跟凡夫俗子对话,是因为记忆力的原因。算是十年前吧,还真觉得自己很年轻,记忆力超好,我记得我在自己帖子里吹牛说,我背书像能看到画面一样一字不差,那真的是吹牛,因为读书,有时候还有读错的时候呢。我说自己记忆力好,来来往往的小伙伴们都当我是吹牛,没人深究,一笑而过了。但偏偏这个“凡夫俗子”很认真的问我,是怎么做到一字不差的。于是关于记忆力这事,有了很长的对话,也引出了我吹下的更大的牛。

我那时其实也没总结过自己为什么记忆力这么强,但当“凡夫俗子”问起了,我不得不自己思考并总结了一下,发现自己是画面记忆法。当然,我也不知道这个“画面记忆法”是不是我发明的,但那时我就是这么说的,我也确实是靠画面记忆记住背书内容的。然后我又吹牛,说自己不仅能背诵,并且某一段话在书中的第几段,第几行都知道。总之,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吹牛让“凡夫俗子”记忆深刻了,他并且很认同我的画面记忆法。

为什么对认识“凡夫俗子”的过程记忆这么深刻,因为我吹牛,还因为那个画面记忆法,至今,当时在杂谈对话的画面还在脑中。

其实,再以后,我和“凡夫俗子”也没太多交集了吧,只是初识的印象过于深刻,以至于后来的事情模糊不清。

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至今搞不明白。后来我在书房发帖子,“凡夫俗子”就到另外一个叫“馨馨相印”的版面去回复。当然他的回复我是不知道的,因为我从不去馨馨相印那个版面溜达。我这人吧有个毛病,如果这一时在哪里就是一直在哪里玩儿,几乎不串门。后来,馨馨相印版面常驻的一个版友恼怒了,挑衅我,我莫名其妙的不明觉厉,还是书房的版友告诉我因为“凡夫俗子”在那个版面一直莫名其妙的回复我在书房的帖子,我才去馨馨相印看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凡夫俗子”没多久就消失了。当然,我这个没长性的人,也是动不动就消失了。

本以为消失九年便再也不会遇见,没想到,回来的第一眼,就看到了,回忆如潮,论坛起起落落,我也进进出出,但终究,还是没有把自己走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8-12 21:4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切瓜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8-12 21:4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切瓜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8-12 21:4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明白一一 于 2025-8-12 23:23 编辑

感谢酱油哥转的论坛链接
相逢的人还会再相逢
我真信了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8-12 22:03 |只看该作者
我也还在。
问好明白啊~
笑~
好多人还在。
茶叶还没喝完。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8-12 22:35 |只看该作者
     画面感好强,难怪记忆力超好,俺认领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8-12 23:1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隐香 发表于 2025-8-12 22:03
我也还在。
问好明白啊~
笑~

啃啃亲爱的
我还没到处溜达
你现在在哪个版呢?
好久不见
抱抱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8-12 23:1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8-12 22:35
画面感好强,难怪记忆力超好,俺认领了。

如此说来
真是故人
遥握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8-13 10:01 |只看该作者
大明白一一 发表于 2025-8-12 23:18
啃啃亲爱的
我还没到处溜达
你现在在哪个版呢?

好久不见,能再次看见你真好啊。我基本就在书房写个日记,也算动动笔。

和你一样在个地方就不想动了。
以后有的是时间再聊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8-15 04:1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8-15 05:00 编辑
大明白一一 发表于 2025-8-12 23:19
如此说来
真是故人
遥握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这句古语,凝结着中国人对人情与时光的深刻感悟。它出自东汉乐府诗《古艳歌》,以衣物为喻,道出两种珍贵:

衣不如新
新衣光鲜亮丽,合身舒适,象征着人对美好事物的天然向往。它提醒我们:物质可更新,生活需前进,不必困守于陈旧之物。

人不如故
故人却如陈酿,历经岁月沉淀更显珍贵。他们知晓你的来路,包容你的棱角,共享无法复刻的回忆。这种经时间淬炼的信任与懂得,是新交难以替代的。

背后的智慧:
时间的力量:故人见证过彼此成长,默契早已融入日常。一个眼神可抵千言,这种联结是时间赠与的礼物。

真实的温度:新衣华美却陌生,故人或许知你弱点,却仍愿与你并肩。恰如《增广贤文》所言:“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珍惜与平衡:人生需如接纳新衣般拥抱变化,亦需如珍视故人般守护真情。莫让追逐新奇,冷了旧时灯火。

故人如古树,根脉深埋岁月里;新衣似春华,一时绚烂终随风。 愿我们既能欣赏新景,更懂回望那些在生命年轮里刻下印记的人——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时光写给我们的情书。(deep seek)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8-15 04:20 |只看该作者
【耳朵怀孕 张洪量 《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黑胶试听】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8-15 04:24 |只看该作者
记忆力和模仿力确实是人类最基础、最重要的核心能力之一,它们构成了我们学习、适应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这两个能力紧密相连,并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记忆力:

定义: 指大脑获取、存储、保留和后续提取信息或经验的能力。

作用:

知识积累: 让我们能够记住事实、概念、技能、经历等,形成个人知识库。

身份认同: 个人经历和记忆塑造了我们的自我认知和身份感。

学习基础: 是学习任何新事物的前提条件。没有记忆,就无法积累经验或知识。

决策依据: 过去的经验和记忆为我们当下的决策提供参考。

生存本能: 记住危险、食物来源、安全路径等对生存至关重要。

模仿力:

定义: 指观察他人的行为、语言、表情或技能,并尝试复制或再现出来的能力。

作用:

核心学习方式: 是人类(尤其是婴幼儿)学习语言、社交规则、基本技能(如走路、使用工具)的最初和最主要方式。

文化传承: 使得知识、技能、习俗、艺术等能够跨越代际和社会群体进行传递和延续。

社会适应: 通过模仿融入群体,理解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如礼仪)。

技能提升: 观察并模仿专家是学习和精进复杂技能(如乐器、运动、工艺)的有效途径。

共情基础: 镜像神经元系统被认为是模仿和共情的神经基础,让我们能理解他人的意图和情感。

两者的关系:

模仿依赖于记忆: 要模仿一个动作或行为,首先需要观察并记住它是什么样子的。短期记忆在即时模仿中起作用,长期记忆则存储了可供未来模仿的复杂模式(如跳舞的动作序列、语言的语法规则)。

模仿强化记忆: 通过亲身实践模仿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强化和巩固对观察内容的记忆。动手做一遍比单纯看一遍记得更牢。

共同构成学习循环: 观察(输入) -> 记忆(存储) -> 模仿(输出实践) -> 反馈(修正) -> 再次记忆(巩固)。这个循环是学习新事物的核心机制。

为什么说它们是“基本能力”?

进化基础: 这两种能力在进化上非常古老,是许多动物共有的,但在人类身上发展到了极其精细和复杂的程度,成为我们智能和社会性的核心。

发展起点: 婴儿从出生开始就展现出惊人的模仿能力(如模仿面部表情),记忆力也迅速发展,这是他们认知世界、学习生存技能的基础。

不可或缺: 难以想象一个完全丧失记忆力或模仿力的人如何在社会中生存和学习。它们是构成更高级认知能力(如抽象思维、创造力)的底层支柱。

普遍适用: 无论学习什么领域(语言、科学、艺术、运动、社交),都离不开记忆和模仿的参与。

总结:

记忆力和模仿力不是孤立的能力,而是人类认知和行为的核心引擎。它们让我们能够吸收前人的智慧结晶(记忆知识),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模仿技能),并在此基础上不断适应环境、发展创新。从牙牙学语到掌握复杂技艺,从理解社会规范到形成个人身份,都离不开这两项基本能力的支撑。可以说,它们是塑造“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要素。 认识到它们的重要性,有助于我们更有意识地运用它们来学习和成长。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8-15 04:3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8-15 05:56 编辑

   玩论坛,我有很多特殊的癖好,还经常祸祸别人的楼,就是把别人的楼当成自己盖的。只要你不在乎,我还会得寸进尺。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8-15 04:39 |只看该作者
画面:遥远记忆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8-15 04:4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8-15 04:57 编辑

【[720P] 孙楠《追寻》-《建国大业》主题歌】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天堂电影院》| 算得上影史最佳结尾了吧 |】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8-15 04:5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8-15 09:13 编辑

  明白了,看样子,我是被动思考的人。  那就是别人留作业,我来解。  其实想想人类发展史也不过如此,前人留题,今人解。从神舟一号到嫦娥一号再到天问一号的探月工程,那就是前面古人给后人留的作业,今人来完成最好的实证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8-15 05:1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8-15 05:58 编辑

  年轻时,最值得自豪的有二点,一是记忆力,二是不戴眼镜,视力好,外加就是一脸连毛胡子。 记得小时候有人在耳边说过:男人不抽烟,就和女人长胡子一样难看。在我心里就生了根,有生 抽一根烟,还没上中学。记得是在冬天, 一个大风天,在人防工事的大门口,刚点着,就看见一个女同学从身边走过,她去不远处的卫生间,不对是去茅房,吓的我赶紧躲进了房子里,心里砰砰直跳,害怕急了,生怕她告诉老师。连毛胡子是我生生给刮出来的,不是祖传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8-15 05:2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8-15 05:46 编辑

     我的记忆力被破坏,和这家影院有关,红霞电影院,那可是地标式建筑,听说是五八年建的。那里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第一代从青春到暮年,第二代从青年到耳顺之年。不过,春节前后它被彻底拆除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8-15 06:0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8-15 08:49 编辑

先想想,记忆法和画面记忆法,古人有经验介绍吗?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5-8-15 09:0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8-15 09:58 编辑

    年轻时,喜欢打桥牌,那是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打桥牌的队伍中有二类人,一类是学院派,一类是工人派,这是我给分的类。 学院派都在大学校园,玩牌的都是大学教授,工人派是绝对的主力,因为那时工人最闲。  听说在国外,玩桥牌都是所谓高知,大学教授,医生,律师。那时叫白领。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5-8-15 09:2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8-15 09:42 编辑

曾在论坛写过一个系列,桥艺与人生,时间久远,写的什么内容都忘记了,连标题都忘记了,看样子是心血来潮。最初,打完比赛,我可以复盘,可以把一天打的牌都复下来,几乎没有差错,那可是64副牌呀。记忆力在桥友中是顶流的。
那时,打比赛是代表企业的,我是厂队的,工会的积极分子,厂队可以有补助,一天五毛钱补助,738桥牌队,北京市都有一号,我算主力之一。工人日报在京和杭州一家企业组织二次网架杯桥牌赛,我们一次冠军,一次亚军。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5-8-15 09:30 |只看该作者
【寻找北京老工厂|酒仙桥738厂】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5-8-15 09:52 |只看该作者
念想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5-8-15 09:54 |只看该作者
切瓜,我来啃瓜,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