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5-8-25 13:30 编辑
我觉得无论是俄乌战争还是以哈冲突(就叫冲突吧,免得又招人生气)好像不必辩论了。中国人说过一句老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哈马斯袭击以色列的所谓“阿克萨洪水行动”背后的指使者大家都知道,就是普秃子。那么,哈马斯不是傻子,他为什么这么做呢?难道他不知道一但以色列要报复哈后果吗?当然知道。背后指使者的唯一有效手段就给钱。哈马斯的头头们把钱装到 口袋里,让哈马斯的喽啰去卖命这很奇怪吗?
哈马斯袭击了以色列,一千多人成了人质,据说其中还有中国人,他们当众强暴女性,把男人割下生殖器举在手里炫耀,可是国内很多人为哈马斯点赞。
胡赛武装袭击红海的商船,并没有听到过我们外交部的抗议,国内的人到现在对胡赛还是一片叫好。
如果是短时间我们由于信息不完全尚可原谅,三年多了……
俄乌战争三年多了,我们至今还在为谁是侵略者在争论,这个奇葩的现象只有中国才有。
不要以为我们的言行只有国内看到,外国人也看得到。
它最先不利的就是我们在外的华人,其次就是外国人对我们的认知。
我举个例子,日本侵华,但是在日本的华侨并没有受到迫害。1982年,中日合拍的一部电影叫《没有下完的一盘棋》,他的真人背景就是中国的围棋棋手吴清源。我们可以从那里看到日本和中国双方是怎么认识中日战争的。但是,最近在日本就有迫害华人的倾向。
我不亲日,俄 ,不亲美,我们来讲事实。我说过,如果恨日本人我最有理由,我的母亲十一岁就给日本纱厂当童工,我的老爷是被日本人打了几枪托子,回家惊吓赶上大雨天跑回来发烧引发肺炎死的、
我爹17岁就走出家门去抗战。
算了,说这么多一点用也没有,有个教授(真正的教授)说过,现在的人不要说人性,姓人已经不容易了。当然他说的有点极端。
总而言之,如果为了消遣去谈大题目无可厚非,如果为了弄清是非我看还是省了吧,这就是我为什么不大愿意再讨论俄乌战争的原因。
我写《在大海那边》就是为了说明我自己对历史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