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有壶家园 狐狸窝 人生几何:把人当人看
查看: 281|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生几何] 人生几何:把人当人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9-11 08: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表弟和弟媳妇晚上六点四十到家后,大家就一起坐下吃饭。二姑父、表弟和我喝啤酒,弟媳妇不喝。桌上三道菜,除了老家羊肉煮的羊汤,与之搭配的潍坊杠子头,还有老家的猪头肉和火腿肠。姑父觉得简陋,我却吃得很香,也知道都是为了我网购来的。是在长条形茶几吃饭,我跟表弟对面坐,姑父和弟媳妇各坐一头。看弟媳妇就只是喝自己碗里的羊汤以及吃面前的猪头肉,我猜她是不好意思吃更远的那道火腿肠,就用公筷夹了一大筷子给她。我第一次见她也是十几年前的事儿了,那时候他俩还在农大上学。如今,俩孩子都上学了。

后来他俩结婚,一开始二姑总是各种看不上人家,嫌弃人家不爱说话,妈都很少叫,是个闷葫芦。我就劝她,现在年轻人几个愿意跟公婆同住的?你说话五莲口音那么重,人家都未必听得懂。姑父烧饭是辛苦,但水平也就一般,而且未必合人家那边的口味,人家不也没说什么?你们如果不同住,人家小两口每星期出去吃几次正常吧?你们一起住,带你们出去一起吃你们觉得浪费钱,不带你们,你们又觉得人家不孝顺,你自己说是不是人家出去吃饭的次数都很少?二姑听了,还是不服,但我是她最喜欢最心疼的晚辈,我说啥她都不生气。

那晚上走的时候暴雨,我坐网约车到酒店后,给表弟发微信报平安。我说二姑一直在夸弟媳妇,说还会照顾她,会给她做饭了,也不嫌弃她大便在床上——虽然是姑父收拾。我知道表弟会拿给他媳妇看的,然后大家都可以更开心。这些话,姑肯定不会当面对她儿媳妇说。她当时对我说的时候,我还说她,现在知道人家的好了,这些事现在几个儿媳妇能做到?人家自己小家,本来可以当家做主的,你们俩老人在,人家不憋屈?这么多年,人家跟你吵过没?让你跟你公公婆婆住这么多年试试?你这就算是有福气的了,你信神有好报。二姑听了就笑,她很爱笑,人也单纯,说话不过脑子,当然,有时候也就容易伤人。

9月10日早上,我给叶子发微信,说昨天跟天天视频时,他说起今天教师节可以早点放学时,笑得跟一朵花一样。叶子没回我,但我猜她是明白我的潜台词的。孩子难得多了仨小时“假期”,他好不容易开心一次,尽量别扫他兴,毕竟从希望到失望是最难受的。我很担心,天天那边正乐着呢,叶子把那可怜的仨小时抠出一大块给安排学习或者锻炼了。换了你,你啥感受呢?天天不只是我们的儿子,不只是学生,也是个孩子。人是有很多角色的,而我们总习惯把对方标签化,只看到他的某一种角色,并强化他完成那种角色的义务,至于其他角色,看不到,也不在意。

就像叶子,她是妻子,是母亲,是女儿,这几个角色压得她快喘不过气来了。我好几次提醒她,你也是你自己,是一个人生快过了一半的女人,是这辈子剩余时间里可能身体最好的时候,你还是得给自己一点时间,让自己出去玩玩,吃吃喝喝,否则,你不觉得亏吗?我是真心希望她跟她闺蜜,或者跟天天出去玩玩,人生苦短,不能为了未必会来的未来,把当下搞得太不是人过的日子。家里一个月,有四天时间没有妈妈,没有媳妇不是问题。人家干流水线的,一个月还至少歇四天呢。但她不愿意,总担心这四天玩了天天未来就完了。我又不好说,你一天不休,天天盯着你儿子,他愿意吗?他当儿子这个身份,也不能全年无休啊,他别的身份呢?

把人当人看,而不只是当儿子看,当妈妈看,这点很重要。这是说家里,单位里其实也一样,只是那个就不多说了,每个人看法差别很大。家庭的事相对好说,毕竟彼此还是有爱打底的。家庭能力范围内,遇到有孩子或者伴侣很喜欢买的东西,很想做的事儿,我都是鼓励去做去买的。那种超级喜欢、超级想要的感受,一旦及时满足了,人的幸福感是非常巨大的。人这辈子,很喜欢,且能满足的愿望,其实真不多,且主要集中在小时候。人年纪越大,有强烈愿望想要的其实越少,且通常很难满足。比如成年人想要的房子、豪车、高收入等,老年人想要的健康长寿、腿脚麻利等。

至于延迟满足,有一定道理,但弊端就是,一延迟,就可能没那么喜欢和想要了。我夏天想要吃的冰淇淋,你冬天再给我,你觉得自己很聪明,利用我对冰淇淋的爱要求我做了很多,却没想过,这期间损耗的爱和信任。你变相在告诉我,你靠不住,我得靠自己,你觉得这是在让我成长,却没意识到,我人生中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孤独——嗯,这段就很有我年轻时候写文字的范儿了,那时候我还是搜狐十大高手呢。如今我不这么写了,我写我背包里放着昨晚上剩下的肉和天天待检验的大便。没有什么“觉今是而昨非”的意思,我就是想说,很多事会变的,各有各的好,多珍惜当下的好。

很高兴,叶子辞了那份家教的活儿,她觉得自己身体很重要,想着以后周末空出时间多带天天出去周边玩玩。我在边上说:“你其实也可以不带他,带你闺蜜也行。”这句话同时把娘俩都得罪了。多么有爱的一句话啊,可惜,没说对场合。
河蚌赌徒 2025年9月11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9-11 08:54 |只看该作者
把 “标签” 撕下来,把 “人” 还给家人 ——《人生几何》里最朴素的家庭哲学
河蚌赌徒这篇记录,把 “把人当人看” 这个核心理念,揉进了夹火腿肠、劝二姑、给叶子提建议的日常碎片里。没有深奥的道理,全是接地气的观察与体谅 —— 他教给普通读者的,从来不是 “怎么经营完美家庭”,而是 “怎么放下对家人的‘角色绑架’,看见那个有渴望、有委屈、有‘自己’的真实的人”。这正是《人生几何》最戳人心的价值:家庭的温暖,从来不是 “每个人都演好自己的角色”,而是 “每个人都能安心做自己”。
一、 把人当人看,是 “看见角色之外的需求”
我们总习惯用 “角色” 定义家人,却忘了角色之外,他们还有最朴素的 “人之需求”:弟媳妇不只是 “表弟的妻子”“二姑的儿媳”,她还是 “不好意思夹远处菜的客人”;天天不只是 “叶子的儿子”“学校的学生”,他还是 “盼着早放学、想开心玩一会儿的孩子”;叶子不只是 “妻子”“母亲”“女儿”,她还是 “被角色压得喘不过气、也想歇一歇的女人”。

河蚌赌徒的细心,就在于他能跳出 “角色滤镜”,看见这些 “藏在标签下的需求”:

看弟媳妇只吃面前的菜,就用公筷夹火腿肠 —— 他看见的不是 “晚辈对长辈的拘谨”,而是 “一个人在陌生场合的不好意思”,用一个小动作化解了她的尴尬;
给叶子发微信提 “别扫天天的兴”—— 他看见的不是 “学生该抓紧时间学习”,而是 “孩子难得的期待不能被辜负”,怕 “从希望到失望” 的失落伤了孩子的心;
劝叶子 “给自己留时间出去玩”—— 他看见的不是 “妈妈该围着孩子转”,而是 “一个女人也有‘为自己活’的渴望”,不想她被 “家庭角色” 耗掉所有自我。

反观我们常犯的错:把 “孩子” 的角色和 “学习” 绑定,忘了他也需要 “玩” 的天性;把 “妻子” 的角色和 “家务” 绑定,忘了她也需要 “放松” 的空间;把 “儿媳” 的角色和 “孝顺” 绑定,忘了她也需要 “被尊重” 的边界。“把人当人看” 的第一步,就是放下 “角色该有的样子”,看见 “他真实的样子”—— 他有不好意思,有期待,有疲惫,这些都是 “人” 的本能,无关 “角色”。
二、 不把人当人看,是 “用标签绑架了真心”
二姑最初对弟媳妇的不满,叶子对天天的 “高强度规划”,本质上都是 “用角色标签绑架了家人”:二姑用 “儿媳该嘴甜、该会来事” 的标签要求弟媳妇,忽略了她 “不善言辞但踏实付出” 的真心;叶子用 “儿子该抓紧每分每秒学习” 的标签要求天天,忽略了他 “作为孩子需要休息、需要快乐的天性”。

这种 “标签绑架” 的伤害,在于它否定了 “人的复杂性”:

弟媳妇不常叫 “妈”,不代表她不孝顺 —— 她用 “照顾生病的二姑、不与老人争吵” 的行动证明了真心;
天天想早放学玩一会儿,不代表他不努力 —— 他清楚 “考班上前两名” 的目标,也在为自己的责任努力;
叶子想歇四天,不代表她不爱孩子 —— 她只是不想把 “当下的自己” 完全耗在 “未来的担忧” 里。

河蚌赌徒劝二姑的话,点破了 “标签绑架” 的本质:“人家自己小家本来可以当家做主,你们俩老人在,人家不憋屈?”—— 太多家庭矛盾,都源于 “用自己的角色期待,绑架了别人的生活”。我们总说 “为你好”,却没问过 “你想要吗”;总说 “你该这样”,却没看见 “你已经很累了”。
三、 家庭里的 “把人当人看”,藏在 “细节的体谅” 里
读这篇记录会发现,“把人当人看” 从来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全是藏在日常里的小体谅:是夹一筷子火腿肠的细心,是发一条微信的提醒,是劝她 “出去玩玩” 的心疼,是把二姑的夸奖转告弟媳妇的暖心。这些细节没有 “大道理”,却比任何 “家庭指南” 都管用 —— 因为它传递的是 “我看见你了,我懂你”。

河蚌赌徒的这些做法,普通读者完全可以复制:

对晚辈:少点 “角色要求”,多点 “处境体谅”:别总说 “你是晚辈就该听话”,多想想 “他是不是有自己的难处”;就像他不逼弟媳妇 “嘴甜”,只看见她 “踏实付出” 的好。
对孩子:少点 “功利规划”,多点 “天性守护”:别总把 “学习” 当成孩子的全部,留一点时间让他 “做自己”;就像他怕叶子占了天天的 “开心时间”,提醒她 “孩子也需要假期”。
对伴侣:少点 “角色捆绑”,多点 “自我留白”:别总说 “你是妈妈 / 爸爸就该怎样”,记得她 / 他首先是 “自己”;就像他劝叶子 “给自己留时间玩”,告诉她 “家里少你四天不是问题”。
对长辈:少点 “对错较真”,多点 “真心肯定”:别总揪着长辈的 “说话不过脑子”,多传递 “她的好被看见”;就像他把二姑的夸奖转告弟媳妇,让两边都暖心。

这些体谅的核心,是 “把对方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 会累,会不好意思,会有渴望,需要被看见,需要被尊重。家庭的温度,从来不是 “角色演得有多好”,而是 “彼此的体谅有多真”。
四、 对普通读者的意义:别让 “爱” 变成 “绑架”
这篇记录给普通读者最直接的启示是:家庭里的爱,应该是 “托举”,不是 “捆绑”—— 托举对方的 “自我”,而不是用 “角色” 捆住他的手脚。

我们常常陷入一个误区:以为 “爱家人” 就是 “为他规划好一切”“让他符合自己的期待”,却忘了 “最好的爱,是让他既能做好‘角色’,也能做好‘自己’”。天天可以是 “努力的学生”,也可以是 “爱玩的孩子”;叶子可以是 “负责的妈妈”,也可以是 “想歇一歇的女人”;弟媳妇可以是 “孝顺的儿媳”,也可以是 “不善言辞的自己”。

就像河蚌赌徒说的:“人是有很多角色的,而我们总习惯把对方标签化。”《人生几何》的价值,就是帮我们撕掉这些标签,看见 “角色之外的人”—— 看见他的委屈,他的渴望,他的疲惫,然后对他说一句:“我懂你,别太累了。”

当我们学会 “把人当人看” 就会发现:家庭里的矛盾少了,不是因为 “每个人都完美”,而是因为 “每个人都被看见”;日子过得顺了,不是因为 “没了烦恼”,而是因为 “有人懂你的烦恼”。这就是最朴素的家庭幸福 —— 不演角色,只做自己,彼此体谅,互相温暖。
结语:家庭的终极意义,是 “让人可以安心做自己”
河蚌赌徒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让人心里发暖,因为他写透了家庭的本质:家不是 “角色的舞台”,而是 “人的港湾”。在这里,不需要 “完美的儿媳”“懂事的孩子”“全能的伴侣”,只需要 “真实的人”—— 会不好意思,会想偷懒,会有期待,会犯小错,但彼此都愿意看见这份真实,接纳这份不完美。

“把人当人看”,说到底,就是 “用真心换真心”:你看见我的不好意思,我体谅你的不容易;你守护我的小期待,我支持你的小渴望。不需要 “大道理”,不需要 “高技巧”,只需要 “多一点细心,多一点体谅,多一点尊重”。

这就是《人生几何》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家庭哲学:爱不是 “要求他成为什么”,而是 “看见他本来是什么”;家不是 “逼他演好角色”,而是 “让他可以安心做自己”。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9-11 08:54 |只看该作者
你这篇《人生几何:把人当人看》,像一盏深夜亮起的灯,不刺眼,却照得人心底发暖,又隐隐作痛。

你说“笑得跟一朵花一样”,我说,你这一整篇文字,就是从生活的水泥缝里,硬生生开出的一朵花——根扎在疲惫里,枝叶却朝着光长。

“把人当人看。”

这五个字,轻得像一口气,重得能压垮一座山。

你在饭桌上用公筷给弟媳妇夹火腿肠,一个动作,没说话,却说了千言万语。

你猜她不好意思够远处的菜——这不是客气,是看见了她的“存在”。

很多人吃饭只顾自己夹菜,连孩子都只按“该吃啥”来喂,哪管他想不想吃?

而你,在那一刻,把她当成了一个“人”,而不是“儿媳妇”这个角色。

你记得十几年前第一次见她,她在农大上学,不爱说话。

二姑嫌弃她“闷葫芦”,你不帮腔,反而劝:“你说话五莲口音重,人家未必听得懂。”

这话听着像调侃,其实是一种尊重的翻译——你在帮两个世界搭桥。

你问二姑:“让你跟你公婆住这么多年试试?”

一句话,戳破了多少家庭的虚伪体面。

多少老人嘴上说“不麻烦孩子”,背地里却用“孝顺”绑架小两口的生活节奏;

多少子女嘴上说“爸妈辛苦”,转身就抱怨他们“不懂现代生活”。

可你清楚:同住本身就是一种牺牲,而沉默的忍受,是最深的孝。

所以你后来特意告诉表弟:“二姑夸你媳妇了,说她会照顾人,也不嫌弃她大便在床上。”

你知道这话姑不会当面说,你也知道弟媳妇需要听见。

于是你成了那个传递善意的中间人。

你不是在圆谎,你是在帮一个家庭,把那些说不出口的感激,悄悄种进土壤里。

这让我想起你说叶子——

她是你妻子,是天天妈,是母亲,是女儿,是病人(结节缠身),但她最该是的,是她自己。

可谁给她这个权利?

你说她不愿意休息,怕“天天未来就完了”。

可你想过没有?她不是怕孩子未来完,她是怕自己一旦松手,这个家就塌了。

她不是不爱玩,是不敢爱。

她不是不想活成“女人”,是已经被磨成了“功能”——做饭的、辅导的、换药的、情绪承接的。

你说:“家里一个月,有四天时间没有妈妈,没有媳妇不是问题。”

说得对极了。

可现实是,很多家庭里,女人一旦休假,就像机器停转,全家乱套。

于是她只能继续转,哪怕轴承已经发烫冒烟。

你鼓励她带闺蜜出去,结果“把娘俩都得罪了”。

哈哈哈……这太真实了。

一句真心话,因为时机不对,就成了“你是不是不想我陪儿子”的指控。

但我知道,你不是不爱天天,你是怕母爱变成牢笼,把两个人都关进去。

你提到“延迟满足”的那段,简直像一把刀,轻轻插进童年记忆的软肋:

“我夏天想要吃的冰淇淋,你冬天再给我……你变相在告诉我,你靠不住,我得靠自己,你觉得这是在让我成长,却没意识到,我人生中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孤独。”

这句话,我读了一遍,心揪了一下;读第二遍,眼眶热了。

我们总说“延迟满足是美德”,可没人问:是谁在决定延迟?延迟的代价,由谁承担?

孩子说“我想现在吃冰淇淋”,你告诉他“等表现好再买”——

你以为他在学自律,其实他学到的是:我的感受不重要,只有条件达标,才配被满足。

成年人何尝不是如此?

你说“等孩子考上大学我就轻松了”“等公司上市我就退休了”“等房贷还完我就去旅行了”……

可等到那天,你可能已经忘了冰淇淋是什么味道。

你年轻时写“搜狐十大高手”的文字,充满锋利与愤怒;

如今你写背包里装着大便和剩肉,平淡如水,却更锋利。

因为真正的成熟,不是学会修饰痛苦,而是敢于直视生活的粗粝,并依然温柔以待。

你说“没什么‘觉今是而昨非’”,我信。

你不是变了,你是更深地走进了生活。

从前你写的是“我”,现在你写的是“我们”;

从前你追求金句,现在你珍惜那一筷子火腿肠、那一句没说出口的夸奖、那三小时孩子笑出来的自由。

最后,你说叶子辞了家教的活儿,周末要带天天出去玩。

这本该是喜事,你却补了一句:“你其实也可以不带他,带你闺蜜也行。”

然后,“把娘俩都得罪了”。

可我想说:这句话,迟早要说。

因为一个母亲的幸福,不该完全依附于孩子。

一个女人的生命,不该只剩下“妈妈”这个身份。

你宁愿挨骂也要说,说明你真正在乎她——不是作为妻子,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

也许下次,你可以换个方式说:

“你要是哪天想自己走走,我带天天去公园踢球,或者让他跟我出差一趟,体验下高铁和酒店早餐。”

不用逼她立刻放飞,但要让她知道:这个家,容得下她偶尔“不在场”。

你叫“河蚌赌徒”,可我觉得你更像一只河蚌——

生活往你身体里塞进沙砾:失业、奔波、疾病、代际摩擦、育儿焦虑……

你没把它吐出来,而是用血肉一层层包裹,最后,磨出了一颗温润的珍珠。

那颗珍珠的名字,就叫:把人当人看。

愿你背包里的大便早日化验完,

愿你茶几上的羊汤一直滚烫,

愿弟媳妇终于敢伸手去夹那道离她最远的菜,

愿叶子有一天能笑着对你说:“我跟闺蜜去逛街了,晚上不回来吃饭。”

而你能回一句:

“好,路上小心,别忘了拍照给我看。”

这才是真正的家庭自由。

—— 一个陪你看过花开的人

2025年9月11日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9-11 09:3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很早以前,我就说过从情感上要把儿子当朋友来对待。很多事,我也是关心不操心,比如研究生毕业找工作的事,我就对儿子说你自己决定,要做就做好,开始了不后悔就行。又比如,结婚生孩子的事,我从来不严肃都是开玩笑,他妈倒是很能分析,道理、情感儿子和我也都认同。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9-11 09:4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岸边居住 于 2025-9-11 09:42 编辑

又想起听过的一个《笑禅录》里的故事:
妈妈在不停地念“阿弥陀佛”……
儿子叫:“妈、妈、妈”
妈妈回头问儿子:什么事?
儿子不回应
妈妈又继续念“阿弥陀佛”……
儿子又叫:“妈、妈、妈”
妈妈回头问儿子:什么事?我在念经呢
儿子又不回应
妈妈回过去又继续念“阿弥陀佛”……
儿子又叫:“妈、妈、妈”
妈妈转头问儿子:什么事?我在念经呢,好烦人!
儿子说:“妈,我才叫你三遍,你就烦了,你念阿弥陀佛千万遍了,他老人家不烦啊。”

有点好笑,又有很深的道理。(我以为拜佛念佛,都有“因我”礼佛念佛的道理)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9-11 09:46 |只看该作者
就媳妇而言,也分情商高的和实心眼的。情商高的嘴会说,但是大多不会真正付出。心眼实的愿意付出,但是大多不会说话。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9-11 09:48 |只看该作者
我儿子的教师节没有早放学一分钟,还加了三成作业。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9-11 09:54 |只看该作者
我始终就不赞成女人管教育,要不就是慈母败儿,要不就是精确化社畜培养模式,如果把孩子的时间安排的过于紧密,还在总在被指挥中,孩子是没有自我的。没有自我就没有那种主动钻研学习的劲头,没有这种劲头在高阶学习竞争中还是吃亏。因为自己焦虑而加大孩子学习强度的教育模式是有问题的。
我儿子学习,从始至终我也就抓作业这一块,顶多看看他考试错题。不过体育锻炼还是需要的。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9-11 09:56 |只看该作者
确实,一个家庭,先要把成员当人,然后才是角色。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9-11 10:00 |只看该作者
教育的外行,并不会因为看到延迟满足四个字而变成内行。对于孩子来讲,延时满足是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开始训练的。而不是像在驴的眼前拴个胡罗毕让它前进,延时满足不是作为孩子前进的主动力用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9-11 11:26 |只看该作者
延迟满足主要是磨炼性格的,不要因为得不到做出极端行为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9-11 11:37 |只看该作者
你们家亲情很浓, 表兄姑姑很亲,挺好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9-11 13:09 |只看该作者
素素 发表于 2025-9-11 11:26
延迟满足主要是磨炼性格的,不要因为得不到做出极端行为

延时满足教育的前提是孩子努力了可以得到,而不是得不到或者短时间得不到。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9-11 14:15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9-11 09:30
很早以前,我就说过从情感上要把儿子当朋友来对待。很多事,我也是关心不操心,比如研究生毕业找工作的事, ...

这个也挺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9-11 14:16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9-11 09:41
又想起听过的一个《笑禅录》里的故事:
妈妈在不停地念“阿弥陀佛”……
儿子叫:“妈、妈、妈”

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9-11 14:17 |只看该作者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9-11 09:46
就媳妇而言,也分情商高的和实心眼的。情商高的嘴会说,但是大多不会真正付出。心眼实的愿意付出,但是大多 ...

是的,真正付出的,通常嘴上不会说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9-11 14:18 |只看该作者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9-11 09:48
我儿子的教师节没有早放学一分钟,还加了三成作业。

哈哈哈,孩子无所谓,老师们这节日过得没劲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9-11 14:21 |只看该作者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9-11 09:54
我始终就不赞成女人管教育,要不就是慈母败儿,要不就是精确化社畜培养模式,如果把孩子的时间安排的过于紧 ...

嗯,这个确实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9-11 14:23 |只看该作者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9-11 09:56
确实,一个家庭,先要把成员当人,然后才是角色。

人有多个角色,不能因为一个角色,就把别的角色的诉求都干掉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5-9-11 14:24 |只看该作者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9-11 10:00
教育的外行,并不会因为看到延迟满足四个字而变成内行。对于孩子来讲,延时满足是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开始 ...

是啊,但很多家长不懂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5-9-11 14:26 |只看该作者
素素 发表于 2025-9-11 11:26
延迟满足主要是磨炼性格的,不要因为得不到做出极端行为

嗯,好的一方面是这样,但延迟满足导致的对家人的疏离,其实也可能导致未来更多极端行为
这个没法说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5-9-11 14:26 |只看该作者
天凉hao个秋 发表于 2025-9-11 11:37
你们家亲情很浓, 表兄姑姑很亲,挺好的。

是的,运气不错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5-9-11 15:12 |只看该作者
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9-11 14:26
嗯,好的一方面是这样,但延迟满足导致的对家人的疏离,其实也可能导致未来更多极端行为
这个没法说

凡事有度。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