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liness:
对一个家庭来说,孩子是未来、是希望,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的和睦稳定,是头等重要的大事。那么,你是怎样为人父母的?不知你可曾自问过?
经常看报的朋友是否记得这样的报道,说的是中日两国青年联合会组织中小学生夏令营。报道中详尽披露了日本学生在夏令营活动中的种种优秀表现,中国学生相形之下许多的缺点与不足。例如,日本学生在野餐中自觉地把饮料瓶、塑料袋收集起来,而中国学生则丢的满山皆是;日本学生即使汗流浃背也不肯丢弃背包仍然队列整齐,而中国学生则把背包扔在路上,东倒西歪尤如散兵游勇,有的干脆赖在病号车上……等等。当时报道很轰动,曾引发了一场大讨论,最后有言论称,几十年前中国人民八年抗战打败了小日本,如果历史重演,这一代孩子将彻底输给日本人。
看了这样的报道我想了很多。我们的孩子到底能不能比过日本孩子这样的问题已没有深究的意义,值得思考的是我们的孩子到底差在哪?为什么差?孩子成长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能不能成才,有教育体制是不是合理的问题,有老师是不是敬业的因素,这些大而广的道理我们暂且不论,只说说做为家长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充当着怎样的一个角色。
每个孩子降临人间都是一个天使,他们纯洁的就是一张白纸,而这纸上的每一笔每一划都需要家长的用心指点,它可能成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也可能成为一团看不清内容的墨迹。孩子说出的第一个音符、迈出的第一个脚步都是在家长的引领下完成的。孩子的性格受着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人处事的态度也秉承着父母的言传身教,只是很多的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忽视了。
让我们来看看两个异国母亲她们是如何对待孩子的。
其一:雨后的公园里,两个俄罗斯小朋友在水洼里奔跑蹦跳,雨水溅得满身都是,他们的妈妈在旁边与人说话,对两个孩子的顽皮似乎无动于衷。一中国孩子看到哈哈大笑的俄罗斯小朋友也跃跃欲试,他的妈妈立刻跑过去关照他,注意不要弄湿了鞋子,弄脏了裤子。于是中国小朋友只能放弃那份开心,成为边上的看客。这位异国母亲说,我只要多牺牲一点为孩子们洗衣服和刷鞋子的时间,换来的是他们的笑声和敢于尝试的勇气,我为什么要去阻止他们呢?
其二:澳大利亚一所幼稚园的一队小朋友去参加棒球俱乐部的活动,将孩子们带出来清点人数时年轻的女教师惊恐地发现二十几个孩子中竟少了一个,她急忙返回棒球场,那个被遗忘在草地上的孩子已经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了。孩子的妈妈来了,面对哭得惨兮兮的孩子她平静地说“老师姐姐因为找不到你很着急,她刚刚受到了惊吓,现在还在难过,你一定要去亲亲她,告诉她,一切都过去了,没事了。”这个四岁的孩子踮起双脚一边亲着蹲在身边的老师的脸一边抽咽着说“都过去了,现在没事了。”
两位异国母亲的言行是让人竖大拇指的,她们对待孩子的态度正是我们许多母亲身上所欠缺的。我们总是习惯于将孩子护于羽翼之下,对孩子事无巨细,关怀倍至,以为这样就是爱孩子,不能象那位俄罗斯妈妈那样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令孩子形成胆小怯懦的性格,遇事缺乏主见,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而那位澳大利亚母亲所讲出的那段话,面对孩子受到的怠慢所展示的一系列的行为处事则让人动容。只有拥有如此胸襟的母亲才能培养出一个心胸宽广,懂得感恩,能够造福社会的不平凡的人。如果换作我们身边的母亲会怎样呢,可能百分百地会不满会发泄,会去投诉会去为受委屈的孩子讨回公道吧,即使有点涵养的也会把那一份不满藏在无言里吧,那么收获的又是什么呢。
有句俗话:“龙生龙,凤生凤”,是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话虽然有失偏颇,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做父母的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从小的榜样,确实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位满嘴脏话,行为粗鲁的父亲,不会培养出一个谦恭有礼风度翩翩的少年;一位尖酸刻薄,行为小气甚至神经质的母亲,也不会带出一个气质高雅举止端庄的少女。为人父母者不一定是高官巨贾、文人学士,不一定要用自己的丰功伟绩、万贯家财来做孩子的榜样。但可以做一个善良、有爱心、负责任、勤奋踏实、热爱学习的人,这样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乐观向上、自信豁达、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又充满求知欲,能够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的孩子无疑是幸运的。而有些孩子却不幸生活在另类的家庭中:父亲不思进取、意志颓废,母亲牢骚满腹、怨气冲天,家里每天争吵声和麻将声声声入耳,这种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往往性情孤僻乖戾、暴躁多疑、不自信不乐观还不爱学习。回到文章的开头,如果说我们的孩子和日本孩子有差距,那么推而论之可不可能是父母之间的差异呢。
作为家长每个人的水平有高有低,知识有深有浅,但为人父母的那颗爱孩子的心是相同的。怎样叫爱,怎样去爱,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在我们感叹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优秀的时候,我们不妨先拷问一下自己吧:你是怎样为人父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