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烛影摇红】白家疃
查看: 141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烛影摇红】白家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0-8-8 08: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听彝堂 于 2010-8-8 10:36 编辑

【烛影摇红】白家疃
   
    喜欢《红楼梦》,爱屋及乌,因此对曹雪芹的事迹亦饶有兴趣。日前,参加中国红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会,随会议安排,去了一趟白家疃。

    曹雪芹的事迹,都是胡适所开创的新红学派考证出来的。主要见诸于曹雪芹的同时代人敦诚,敦敏,张宜泉等的文字记载。
   
    曹雪芹曾经居住在白家疃。

    早在1973年,已故著名红学家吴恩裕先生在《文物》杂志撰文:“曹雪芹除《红楼梦》外,还有一部佚著——《废艺斋集稿》及其附录《瓶湖懋斋记盛》残文。” 《废艺斋集稿》是曹雪芹为残疾人写的技术培训教材,内容包括如何扎风筝,如何刻印,织补,烹饪等等;而《瓶湖懋斋记盛》则是敦敏的作品,记述了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腊月二十四日曹雪芹在敦敏的槐园里同董邦达、于叔度等人的聚会。聚会的起因是敦敏的一个亲戚从福建回北京,送给了敦敏两幅国画,李龙眠的《如意平安图》和商祚的《秋葵彩蝶图》。敦敏为了鉴别这些画的真伪,请来了曹雪芹和董邦达。文中说:
   
           春间芹圃曾过舍以告,将徙居白家疃,值余通州迓过公,未能相遇。

    我们在白家疃,参观了怡亲王家庙。家庙保持完好,孤零零地坐落在白家疃小学的大门西侧,成直线并置,两者之间是一根不锈钢的旗杆。是学校国旗的杆,不是庙的旗杆。所以,也没有人考证杆应该在庙前还是庙后。进来学校大门,可以看见一个古老的北方的戏台,已经修缮粉饰一新。再进,院的西墙边,立着两块石碑,题字已经漫漶不清。还有几处老房子,与新校舍混杂在一起,其中一个教室的孩子,在唱啊波吃得哦佛歌。
      
    怡亲王叫允祥,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三个儿子,康熙六十一年(1722)封和硕怡亲王,总理户部。据考证,现存《石头记》已卯本,就是怡亲王府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抄录的。当时袭爵的怡亲王叫弘晓,即允祥的儿子。允祥原名胤祥,因为雍正叫胤祯,因此改名允祥。皇三子与十三子关系很好,雍正时,允祥死后又改回了原名胤祥。曹家与怡亲王府邸的关系,见雍正皇帝的御笔朱批:
   
    朕安。你是奉旨交与怡亲王传奏你的事的。诸事听王子教导而行。你若自己不为非,诸事王子照看得你来。你若做不法,凭谁不能与你作福。不要乱跑门路,瞎费心思力量买祸受,除怡亲王之外,竟可不用再求一人拖累自己。为什么不捡省事有益的做,做费事有害的事?因你们向来混帐风俗惯例了,恐人指称朕意撞你,若不懂不解错会朕意,故特谕你。若有人恐吓诈你,不妨你就求问怡亲王。况王子甚疼怜你,所以朕将你交与王子。主意要拿定,少乱一点。坏朕名声,朕就要重重处分,王子也救你不下了。特谕。

    手谕说的很明白了,曹雪芹是投奔怡亲王府才去的白家疃。因此,我们也就读懂了曹雪芹的朋友敦诚在《寄怀曹雪芹》中规谏他的小诗:
         
          劝君莫弹食客侠,劝君莫扣富儿门
          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该诗同时还说明曹雪芹是由西山黄叶村迁到白家疃去的。

     在北京海淀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我们来到村口的一家红砖黑瓦杂货店,门前菜地里,横放着两条石板,据说就是原来吴恩裕考证的村头桥上的材料;杂货店的位置,据说就是曹雪芹的故居所在地,原来是四间房。一位老奶奶坐在菜田边的小墙上,手搭放在竹板编就的童车把手,早晨的阳光照着她,白发苍苍。

     问题是《废艺斋集稿》及其附录《瓶湖懋斋记盛》残文是否真实可靠。据了解,曹雪芹研究会会长胡德平、海淀区文物管理所研究员严宽等红学专家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秋葵彩蝶图》即为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的《秋葵图》,当时曹雪芹鉴定的另一幅仿李龙眠的《如意平安图》现已更名为《元人如意平安图》。
  
    那么,这条考证的证据链就算已经完成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0-8-8 20:45 |只看该作者
问好虢老师!
看此系列文章受益非浅。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0-8-8 20:54 |只看该作者
源于活动的原因,帖子埋下去了,版务不周之处,老虢老师多包涵。:handshake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0-8-8 20:5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淡淡一片云 于 2010-8-8 20:58 编辑

引经据典,非常专业的史料知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