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星卒斋主 于 2010-4-18 10:51 编辑
城以寺显,寺以城兴,自古而然。正所谓“悠悠襄平,乃南北通疆之大邑;浩浩梵宫,惟广佑禅林之幽深”。
古城辽阳,地处辽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山明水秀,物阜年丰。辽阳具有2300多年历史,从公元前3世纪初到17世纪中叶,这里一直是我国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乃历代军事家用兵之要地,政治家角逐之舞台。
往事越千年,在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上演过一幕幕人间活剧,或苍凉悲怆,或威武雄壮,或慷慨激昂----箕子首使辽东,引中原文化教训先民,始开辽阳文明之先河;燕太子丹魂断太子河畔,遂有名为千古悲歌的太子河;曹操喜食辽东赤粱,见证了此地粮谷之香美;隋炀帝三败辽东,痛饮辽城酒,悲吟《纪辽东》;唐太宗御驾亲征高丽国,一气拔十城,喜唱《辽城望月》;辽太守诏设东京辽阳府,辽阳之名由此传承;金世宗在此建功称帝,扩修的辽阳白塔仍坚立古城中;成吉思汗轻取辽阳城,完成一统天下之大业;努尔哈赤迁都辽阳,自谓“吾之得辽阳,如鱼之得水”;康乾二帝巡幸辽阳,以诗吟咏古城风物,抒发王者心胸。
辽阳,还是不朽名著《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籍,名压三江关东才子王尔烈的故乡,还有建筑专家张浩,水利专家靳辅,一代名将彭春,大诗人刘文麟,史学大家金毓黻,抗日英雄李兆麟----可以说,千百年来,多少古圣先贤在这里留下了文治武攻的不朽业绩,留下了文韬武略的历史篇章。从而构筑了辽阳丰厚的文化底蕴,深邃的历史内涵。传承千载,绵延万世,功显当代,福泽后人。
斗转星移成前事,沧海桑田有后人。
历史长河永不停息,岁月风霜毫不留情。自古以来,境内山川风物,名胜古迹,甚至典籍史册、遗闻传说,或毁于天灾,或损于人祸,其掩埋于腐土衰草之下、毁损于迁移转徙之途、散失于口耳相传者,已难计其数。使后人徒发思古之幽情,空有怀旧之情绪。往日风风骚无处寻,当年丰采没地找,曾一度令人闻之黯然神伤,思之追悔莫及。
改革开放以后,物质的丰厚引来多少有志之士的文化追求,不惜奔走呼号,不辞身体力行,孜孜以求之。整理史故以事传承,修葺古迹以事存留,创新文化以事光大。为此,修复广佑寺便首当其冲。
辽阳广佑寺,始建于汉代,繁盛于明清,损毁于清末,重现于盛世。曾一度是东北地区最久远、最盛大的梵宫禅院、佛教胜地。广佑寺从建设到毁损,从辉煌到沉寂,从记忆到遗忘,历经了世事沧桑、岁月风霜和战争摧残,其荡然无存已近百年。本世纪初,辽阳市政府本着重塑历史文化名城的初衷,决定复建广佑寺,这一决策立即得到广大市民及远近僧众、信徒的拥护和支持。历经二载,广佑寺终于落成。复建的广佑寺风格别致,规模宏大,香火鼎盛,游者如云。是佛教文化与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已成为辽阳古城的首选标致性建筑群。
辽阳广佑寺风景区现已成为国家AAAA级国家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寺院,辽宁省十佳景区。
旅游归根结底是文化,也可以说一切经济行为的终点都是文化。广佑寺景区管委会正是本着这样一个出发点,把文化建设作为建寺之本,营寺之道,建设佛教圣地和旅游胜地的根基。最大限度地挖掘古城历史文化积淀,弘扬广佑寺文化真谛,拓展文化含量,丰富文化内涵,使广佑寺文化既具有历史传承的连续性,又具有新时代有气息和特色,使古城悠久的历史文明与独特的广佑寺文化融为一体。
再版《沧桑广佑寺》一书,是广佑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新版书对原版书的体例安排、篇章设置、内容选择、文字表述,以及装帧设计等都作了大量的修改和完善,目的是使之成为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广佑寺“文化名片”。
书是平面的,寺是立体的;书是抽象的,寺是具体的;书是理性的,寺是感性的。百闻不如一见,若想全面地领略广佑寺丰采,系统地解读广佑寺文化,那还要亲临古城。俯听蜿蜒碧波的太子河的涛声,她在吟唱着千古沧桑;仰望昂首云天的千年古塔,她在见证着往昔岁月的辉煌;伏拜慈悲为怀的释迦佛祖,佛在真诚地保佑您事业顺利、家人安康。在深深的佛门净地,在幽幽的铜磬梵呗里,陶冶您的灵魂,领悟广佑寺文化。
广佑寺文化正在建设中,非一本书所能概全。衷心地希望社会各界有志、有识之士同我们一道共同努力,把一个物质的广佑寺留给后世,把一个文化的广佑寺流传未来。 |
|